花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部分,毛澤東與蔣介石,花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中共黨史教學參考資料》,第十五冊,五四九頁,一九八五年版。
一九三六年的聖誕之夜,蔣介石在洛陽,毛澤東在保安,都為激烈變化著的中國政局,度過了一個不眠之夜。翌日上午九時四十五分,蔣介石和宋美齡、宋子文改乘希特勒所贈的“容克”型專機,由洛陽起飛,朝南京飛去。四架殲擊機護送著蔣介石專機。
張學良依然乘坐那架“波鷹”專機,隨後起飛。中午十二時二十分,蔣介石專機降落在南京機場,飄著長鬚的國民政府主席林森已率兩千多人在機場歡迎。這時,當蔣介石步下飛機,臉上出現了多日未見的笑容。雖說他的腰部在華清池事變時翻牆損傷,此時仍忍痛向林森彎腰鞠躬,表示感謝。
蔣介石乘車入城,沿途南京四十萬市民爭相觀看。見此盛況,蔣介石“心中悚慚無已”。也是歷史的巧合——這一天,即一九三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正是毛澤東四十三歲誕辰。蔣介石剛回南京,便發表了通電——中正已於本日正午回京。兩週以來,承各地同胞熱烈垂注,無限感動。自唯精誠未浹,教導未周,致國家有此非常之變亂,以增我同胞之憂,內省職責,負疚殊深,應對我中央及全國同胞引咎。自經此次事變,我全國同胞一致愛護國家之熱忱,已顯示偉大無比之力量。此種偉力,在今日為奠定危局之主因,在將來必為我民族復興成功之保障。此則中正疚愧之餘,敢為國家前途稱慶者也。率布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