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游雲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35部分,漢風1276,浮游雲中,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閣下”,老康斯坦丁瞪著試圖讓王朝美夢破碎的仇敵,連珠炮似的提問:“東方野蠻人的皇帝,豈能與我羅馬皇室聯姻?你能保證帝國的光榮,不會因這次屈辱的婚姻受到玷汙嗎?那位皇帝,又是用什麼樣的代價,驅使一位最尊貴的元老,替他提出這樣放肆的要求呢?”
老康斯坦丁義正詞嚴的發問,贏得了青年貴族熱情的歡呼和連串的掌聲,他不禁有些兒飄飄然,可看到較高位置上坐著的資深元老們並沒有做出什麼特別的表示,老康斯坦丁心頭忽然咯噔一下:
難道,他們事先就得到了訊息,併為此作出了某種妥協?
羅馬兩千年的政治,總是充滿了黑幕、密謀、刺殺和妥協,作為資深元老貴族,老康斯坦丁知道這些因素遠比哲人們在史書中描述的更現實更有力,甚至從某種程度上決定著羅馬前進的方向……
頭戴橄欖葉冠的中年貴族提貝利烏斯,深孚眾望的元老站起來發言:“本人,阿穆爾卡。提貝利烏斯,是奧列維閣下的見證人,請准許我來回答這樣的提問。”
他以恭謹而不失身份的姿態,優雅的向各位元老鞠了個躬,然後用平和的腔調,不緊不慢的道:
“眾所周知,羅馬有著兩千年的歷史,臺伯河邊的偉大城市承載著羅穆盧斯、凱撒。尤利烏斯和奧古斯都的光榮與夢想,我們身處其間的新羅馬則繼承了這一切,並在君士坦丁、查士丁尼的手中發揚光大。
東方,常被認為是野蠻之地,但我知道越過兩河流域和波斯高原,有一個同樣古老的民族,他們的歷史非但不比我們短暫,還要更加悠久,他們的文明非但不比我們黯淡,某些方面甚至更為燦爛!”
全場大譁。
就如一切古老而輝煌的民族那樣,羅馬人有著極強的優越感,這種優越感絕不遜於東方的天朝中心論,畢竟整個歐洲除開希臘-羅馬文明之外,其餘的日爾曼、哥特、汪達爾、匈人等等民族通通野蠻落後,正如東方除華夏之外,四方蠻夷都相對落後,東瀛、南越、高麗等次生文明都是吸收華夏文明的成果才得以發展的。
有青年貴族站了起來,氣憤得不顧貴族禮儀,指著提貝利烏斯的鼻尖斥道:“毫無根據!東方,難道不是亞歷山大征服了波斯和印度,凱撒征服了埃及和敘利亞?我們的祖先曾經無數次與帕提亞和波斯人作戰,取得了光榮的戰績,我們並不認為這些野蠻人有什麼文明可言!”
其實,埃及、兩河流域和印度都是人類上古文明最輝煌燦爛的地區,但在羅馬崛起的年代它們早就衰落了,從昔日文明的象徵,變成了羅馬人心目中“野蠻”的代名詞,一如巍巍華夏於漢唐宋明之際令西方來客傾心盛讚,待到神州陸沉夷狄之手,傳教士們再度東行,滿目盡是腦後拖著豬尾巴的被奴役者,也不免以炎黃貴胄為東亞病夫了。
直到現在,拜占庭作為希臘-羅馬文明的繼承者,仍然在許多方面領先於它西面的蠻族化的西歐,東南面的阿拉伯世界,北面的保加利亞人和羅斯蠻族。
(實際上推動工業**的‘文藝復興’,十三世紀末在義大利城邦的興起就是十字軍東征和熱那亞威尼斯的海上貿易帶來了拜占庭文化;十六世紀文藝復興的盛期,則很大程度因為拜占庭被奧斯曼土耳其滅亡,亡國的學者和藝術家們跑到了西歐——貓特於此糾正一個謬誤,所謂“希臘-羅馬文明在蠻族滅亡羅馬帝國之後被伊斯蘭儲存下來並在文藝復興反哺歐洲”這種遺毒甚廣的說法根本就不成立,儲存古文明成果的是拜占庭,只不過奧斯曼土耳其滅亡它,使文明更快的流傳到西歐)
提貝利烏斯面對著職責卻是心平氣和,略帶驚詫的問道:“難道,凱撒、安東尼和奧古斯都爭相穿著的,不是來自東方的絳紅色絲綢長袍嗎?難道,薩福所鍾情的,不是東方精美的瓷器藝術品嗎?難道,擊敗了匈奴,讓上帝之鞭們萬里西遷的,不正是那個古老的文明嗎?難道,把突厥打得狼狽奔逃,使他們來到小亞細亞的,不也是那個東方文明嗎?”
全場肅靜,元老們被駁得啞口無言。
半晌,提貝利烏斯才像回過神來似的拍了拍自己的額頭,恍然大悟道:“唉呀,我都忘記說出了,它就是大漢帝國,中國,華夏,都是它的名字呀!”
和東方推崇儒家輕視“奇技淫巧”相反,羅馬人在玄奧的哲學之外,更重視看得見摸得著的工藝技術,方才提貝利烏斯提出的,絲綢屬於紡織工業,瓷器是製陶業,這兩種工業從古希臘時代就是關係到國計民生的行業,最受到重視,希臘人正是出口紡織品、陶器,當然也包括橄欖油和葡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