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游雲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6部分,漢風1276,浮游雲中,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看著使者滿載而歸的隊伍,眼睛中似要噴出火來,他知道南方的遼東諸部,就早已從這樣的痛苦中解脫,沐浴著天可汗的榮光……
上都路行宮中,接到外派使者的回報,忽必烈的心頭卻好不焦躁,在專屬於他的精緻宮殿中來回踱著步子,似有什麼難以決斷的問題壓在心頭:本來陳兵漠北,就是想吸引漢軍到草原上來決戰,可漢軍雖然總動員,卻一直嚴守長城以南地域,絲毫不為所動,這下反而輪到忽必烈著急了。
前一段時間派各支軍隊向古北口、居庸關、野狐嶺佯攻,都沒能引漢軍出塞追擊,訊息傳來,忽必烈越發的焦躁。
中亞霸主海都汗的口氣裡帶著十二分的譏誚:“偉大的汗,英明的汗,請問咱們什麼時候能殺向南方,劫掠您口中富庶無比的漢地,搶奪溫柔美麗的南蠻子姑娘?”
金帳汗忙哥帖木兒和漠北諸王聞言都點頭稱是,就連一直惟忽必烈馬首是瞻的伊兒汗阿魯渾,也把疑惑的目光投向了這位大汗:
各大汗國的軍隊從蒙古帝國三千萬平方公里的疆域匯聚到不兒罕山、斡難河畔,單靠蒙古草原貧瘠的土地,可養不活八十萬大軍,剛剛過去的冬天。非但哈喇和林、六盤山、杭愛山各大營囤積的糧草被吃了個罄盡,就連草原各部族透過盧世榮主持的南北貿易、好不容易積攢下來的越冬糧食,也被連騙帶嚇的搜刮個精光。
如今軍糧已不多了,要是再不南下,這八十萬大軍就會從令南蠻子恐懼的強大武力,變成令蒙古草原無法負擔的沉重包袱!更令這位蒙古大汗害怕的是,如今在一些中小部族裡,已有暗流湧動……
楚風,楚風你為何不上當!?你不是要封狼居胥、要飲捕魚兒海嗎,為什麼我在漠北草原佈下陷阱,你卻不跳進來?
忽必烈快要抓狂了。
儘管知道揮兵南下會讓漢軍擁有內線作戰的優勢,儘管知道漢軍火器部隊非常擅長守城,儘管還想等一等、引一引,**漢軍北上,可忽必烈已無法再等下去了,他粗大的鼻子抽搐著,惡狠狠的吐出兩個字:南下!
第524章 終、始
距離臨安城東南面不遠、瀕臨杭州灣南緣的紹興。城市居民傾城而出,十里八鄉的鄉親們也扶老攜幼來到了攢宮,這裡正在舉行盛況空前的故宋歷代君王安陵落葬儀式。
南宋九個皇帝中的六個都葬在紹興,後人稱為“攢宮”。南宋的陵園建築大體沿襲北宋,但是北方淪陷、國力衰弱,規模自然遠遠不如河南鞏縣北宋陵,既沒有高崇的陵臺,也沒有神道兩側製做精美的石雕——不過以南宋歷代君王的昏庸無能而言,這樣的陵墓已大大超越了他們應該享受的待遇。
數年前,總統江南釋教的吐蕃僧楊璉真珈在提舉江南常平大使盧世榮的支援下,遍掘諸陵,盜取陪葬財貨、挖掘宋帝遺骸,江南六陵遭到了徹底洗劫,攢宮陵區到處被撅得坑坑窪窪,南宋歷代君王們宏大的墓穴被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隨葬珍寶一洗而空,就連下葬短則十年,長則百餘年的屍骨也被可惡的楊璉真珈挖出,預備做成法器來“魘鎮”江南人民。
南宋君王們偏安一隅,幻想著在鐵蹄下苟且偷生,到頭來落得個身死國滅。祖宗之地淪陷敵手,最後連屍骨也不能儲存的可恥地步!
大漢皇帝楚風志圖恢復,北伐定鼎天下,又從楊璉真珈手中奪回了歷代宋皇的屍骨和被盜珍寶,“馬烏玉筆箱”、“銅涼撥鏽管”、“交加白齒梳”、“香骨案”、“伏虎枕”、“穿雲琴”、“金貓睛”、“魚影瓊扇柄”等等華夏民族智慧的結晶被安放在故宋皇宮博物院,面向全體國民公開展覽,而宋皇屍骨則由陸秀夫主持整修陵墓之後祭奠、安葬。
觀禮的人群中,百姓們議論紛紛:“新朝皇帝奪回前朝皇帝的屍骨,再休整陵墓入土為安,這樣的事情,也是本朝皇帝寬仁厚道,才有的新鮮事啊!”
“哼,宋官家偏安江南不思進取,放著父兄被金兵擄掠去坐井觀天,也不想著直搗黃龍,反而風波亭上害死了嶽武穆,到頭來連自己屍骨都保不住,卻是何苦來哉!”也有人遠遠看著棺材不屑一顧,聲音大得老遠都能聽到。
當然,這些話兒也透過布在百姓中的密探,傳到了祭篷中高坐的情報司司長李鶴軒、保安司司長法華的耳朵裡,兩人自是相顧一笑。
李鶴軒輕輕搖著摺扇,總是陰雲密佈的臉上難得的露出了幾分笑意:“咱們那位主子,宏略王霸、志圖高遠,非雄猜之主。你我二人既然食君之祿,就該忠君之事,有些皇上不方便做、不屑去做的事情。難免兄弟擔待幾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