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游雲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6部分,漢風1276,浮游雲中,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隔著幾個位置,前來觀禮的文天祥、鄭思肖詫異的看了看這邊,不明所以,惟有法華知道,李鶴軒令人在各大民辦報紙上連篇累牘的刊載匿名文章,以狂生口氣指點江山,說什麼故宋君王闇弱,國土日益淪喪,到頭來非但不能保靖安民,連自己屍骨陵墓都無法保護;如今大漢皇帝握乾秉坤、承天受命,不但北驅胡元入朔漠,就連故宋皇帝的被盜屍骨都奪了回來重新安葬……

文章中貶宋揚漢的味道非常濃,文天祥、陸秀夫等人私下都懷疑這些文章的來歷是否出於漢皇的授意,不過料想楚風絕非如此無聊之人,文章又是刊載於商營報紙上,便也沒再探詢作者來歷。

楚風制訂的帝國權利體系中,情報司與保安司互相制約,李鶴軒做的手腳,自然瞞不過保安司司長法華,他知道這事之後只覺得哭笑不得:時至今日,李鶴軒李大人還忘不了南唐被趙宋所滅、李煜受盡羞辱後被牽機藥害死的仇恨。雖然因趙筠身為第一皇后、趙孟釵��⒐Γ�約罷�紊廈趾轄�轄�薄⑿氯寰扇逯�淶牧押郟��緩黴��澩鋶隼矗��揮謝�幔��鴕�抵斜岬鴕幌鹿仕危�路鷲庋�統雋絲詼衿�頻摹�

泉州南少林出身的法華,雖入紅塵殺伐之中,身上總帶著點禪學修為的淡然,在他看來,李鶴軒的所作所為已有了點惡作劇的味道,誰能想到這位令敵人膽戰心驚的情報司長,還有這樣的惡趣味呢?

不過,李鶴軒做的事情,終歸是替大漢皇帝收拾人心,而且故宋空有勤勞智慧的百姓,沈括筆下神妙的工藝技術,八字軍、岳家軍等忠勇將士,李綱、宗澤、虞允文、辛棄疾這些層出不窮的忠臣良將,卻苟且偏安於江南,讓李鶴軒罵一罵也好——至少文章中“不抵抗,如南宋歷代皇帝者,非但不能保家保身,死後還要屍骨無存;奮力一搏,或如李庭芝殉國成仁,或如吾皇救國成功,終留清名於萬世!”這句話就深得人心,法華細細品味,似乎還有、著一層禪意呢。

無論百姓還是官員、士子中的議論,正和法華所思所想暗合。落葬前的輿論宣傳不僅有李鶴軒推動的商辦報紙,市井說書藝人的嘴裡開始流行《吐蕃僧盜宋皇陵,情報司智擒盜墓賊》,梨園中也有了《帝陵骨》的回目,大力鞭笞鄧光薦一干亂賊奸黨,同時對大漢得國之正、天命所歸大肆宣揚。

藉著為故宋歷代皇帝落葬的宣傳,無異於把新舊兩個時代,奮起抵抗和苟且偏安的結局放到全國百姓眼皮子底下做了個活生生的對照,不抵抗,連皇帝的屍骨都保不住,則百姓將在敵人的屠刀下遭遇什麼樣的磨難,想想都不寒而慄;追隨大漢皇帝楚風,踏上反抗之路,也就成了唯一的選擇。

法華和李鶴軒,帝國的兩大情報巨頭之間,既競爭又合作的關係,讓雙方相處並沒有什麼多餘的話好講,一個少年學禪,一個性情陰險,都不是那種今天天氣哈哈哈的人,一時間兩人端坐椅子上無話可講,而其他的大臣們也像躲避瘟疫似的遠離李鶴軒,祭篷中三五成群的交談議論。倒讓兩位情報巨頭這裡成為一處靜悄悄的黑洞。

幸好,財稅部長張廣甫的到來打破了這種尷尬,法華主動問道:“張部長,現在咱們的財稅收入可能支撐戰爭所需麼?國債發行情況如何?”

張廣甫就怕沒人問呢,一問他就眉飛色舞,花白的眉毛都要飛出來了:“好,非常之好!幾乎所有售賣點都排起了長隊,商民百姓爭相認購。”

漫說報名參軍的人數越來越多,母親教兒打豺狼、妻子送夫上戰場的場面每一天、每一座城市都在上演,就連大漢國債的發行量都飛速上漲。

對,最初國債這種東西還不能得到民間承認。讓百姓接受國債遠遠比讓他們接受紙幣大漢金鈔更難,因為故宋的交子、會子,北元的至元鈔,早在大漢發行紙幣之前,咱們的老祖宗已經使用了兩百年的紙幣啦,他們才不會像馬可波羅這些傻老外、洋老冒一樣,驚歎紙幣的方便快捷呢!

可另外一方面,國債這種東西百姓們就不熟悉了,印象中歷朝歷代缺錢了就是強徵稅賦來解決,哪兒有皇帝向百姓借債的道理?

所以大漢朝廷發行國債,反而不容易得到民間理解,在祝季奢、王李氏、閩廣陳氏等各大商家踴躍認購的帶動下,發行量有一個飛躍,但面向普通百姓的零售額一直是在緩慢上漲。

到李鶴軒藉著安葬宋皇屍骨,暗中推動輿論攻勢,軍心民氣持續高漲的情況下,張廣甫適時推波助瀾,大講國債與軍費的關係,這一下子不得了,國債的銷售量直線上升!

有兒子參軍打仗的,買了國債洋洋得意的炫耀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少年紅顏

圈圈

莫名其妙的穿越

知恩報恩

最強近身特種兵

寒如夜

宋賊

雨來不躲

請問今天可以和我結婚嗎?

白淵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