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部分,慈禧全傳,蒂帆,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好是在九月初三。昨天問肅順,他說蹕路要走‘大槓’,有幾座橋,非修好了不可,最快也得五十天以後。看來只能定在九月二十三。

“二十三就二十三。”惇王說道:“請兩位皇太后早下‘明發’,省得再變卦。”

這倒是他難得有精明的時候,恭王立即附和:“惇王所奏甚是,請兩位皇太后嘉納。”

“嗯。好!”西太后看著東太后說,“咱們明兒就告訴他們寫旨。”

於是恭王乘機說道:“奉迎梓宮回京的日子一定,大大小小,該辦的事兒都得趕緊動手,只怕辦事的人還不夠,是不是可以添派惇王為恭理喪儀大臣,請兩位皇太后聖裁。”

“自然可以呀!也該這麼辦。”東太后很快地說,“當時看名單,我就納悶兒,心裡說:怎麼沒有五爺的名字呢?妹妹,”她以徵詢的語氣,轉臉又說,“我看,咱們把五爺的名字添上吧!”

“噯,就這麼說了!”

惇王似乎一下子還弄不清是怎麼回事?於是醇王低聲提醒他說:“五哥,謝恩!”

“是,是!”惇王慌忙站起來,擄一擄馬蹄袖,搶上一步,垂著手請了個極漂亮的安,口稱:“臣奕淙磕謝……。”

“行了,行了!”東太后隨即攔阻,“不用磕頭了!”

惇王到底還是磕了個頭,這禮數恭謹,也是正道,但轉過身來,卻又向恭王兜頭一揖,那就弄得大家都詫異了。

恭王忙不迭地避開:“五哥,你這,這是怎麼說?”

“老六!多蒙保薦,承情之至。”惇王有些激動地說:“咱們倆是親弟兄,你可別聽外人的閒話。”

恭王不免覺得尷尬,正不知如何回答時,西太后卻開了口:“五爺倒真是有什麼說什麼的爽快人。”

兩宮皇太后一起都笑了。他們兄弟間的誤會,也就由於這兩位太后的一笑而解。

“喔!”西太后又說,“還有個日子,你們哥兒三倒看看,合適不合適?”

等雙喜捧來一個黃匣,開啟來,裡面是一張紅紙,遞到惇王手裡一看,才知道是欽天監挑的,新主登基的日期,第一行寫著“十月初九甲子卯時,大吉。”再以下兩個,都挑在十一月裡,自然也都是大吉。

惇王再一次表現了他的難得的機警,脫口說道:“甲子日就好。臣看不用挑了,就用第一個。”

傳到恭王手裡,一看就明白,欽天監不是已為什麼人所授意,便是有意巴結,西太后的生日是十月初十,頭一天親生兒子登基,第二天就是聖母皇太后的萬壽,做一個女人,還有比這更得意的事嗎?

心裡這麼想,口頭卻不置可否,順手把紅紙遞了給醇王,他看了一下也說:“登極大典以早行為宜。何況十月初九又是大吉的日子!”

等紅紙由雙喜遞迴到西太后手裡,她心裡自然高興,但恭王沒有說話,究嫌美中不足,便直接問道:“六爺,你看怎麼著?”

恭王早知有此一問,從容答道:“臣在盤算著京裡的情形,看來得及來不及?九月二十三啟駕,總得十月初才能到京,初九行禮,日子是侷促了一點兒,不過趕在聖母皇太后萬壽之前,辦了這件大事也很好。臣回京以後,告訴他們趕緊預備就是了。”

西太后心想,恭王確是很厲害,大事不糊塗,小事也精明。於是欣然答一聲:“好!”轉臉又說,“那就這麼定規了吧?”

“就這麼定規了。”東太后點點頭,“讓六爺多費心吧!”

能談的大事,差不多都談到了,也都有了結果,接下來又敘家常,西太后特別提到恭王的女兒,說是“怪想念的”。這倒不是籠絡他的話,她確是很喜愛恭王的女兒,自然,這也因為她自己未曾生女,而且到以後兩三年,知道不會再承恩懷孕的緣故。

等辭了出來,恭王立刻就得到報告,說肅順這一班人,對於三王奉召進宮,談些什麼,極其注意。為了消除對方的戒心,他特意去訪肅順,表面說是辭行,實際上是要把與兩宮所談的一切告訴他。這些原都是細節,肅順即使不聽他自己說,也可以從別的地方打聽到訊息,但恭王所表現的態度,卻是讓他如同吃了顆“定心丸”。因此,為了“報答”,他也把遺詔的草稿拿出來與恭王斟酌,更定數字,無關緊要,彼此也可以說是“盡歡而散”了。

到了八月初七頒遺詔,這天的干支是癸亥,與登極的甲子,恰好為一終一起。到了這一日,卯刻時分開始,就有文武百官,紛紛進宮,恭王到得比較晚,他在行館接待話別的賓客,一等頒了遺詔,隨即動身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少年紅顏

圈圈

莫名其妙的穿越

知恩報恩

最強近身特種兵

寒如夜

宋賊

雨來不躲

請問今天可以和我結婚嗎?

白淵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