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房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一章 留田突圍2,中外英雄傳,平房種,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合圍於一九四一年十一月二日子夜開始了。當時,羅榮桓帶領著一一五師師部和山東分局機關,在特務營的掩護下,正從濱海地區北上,準備與山東縱隊會合,組成反“掃蕩”統一指揮部。
當山東縱隊在北面反擊敵人的掃蕩時,羅榮桓他們在南面突然遭遇到敵人的重兵圍攻。經過幾天的戰鬥,臨、費、蒙、沂、莒各地敵人分十一路在七架飛機、數三十多門大炮、十二輛坦克的配合下從北邊界湖,西南青駝寺,東邊河陽、南邊湯頭、半程圍向了距臨沂四十三公里的山區小村留田、牛家溝。 一一五師處於敵人的鐵桶包圍陣之中。
牛家溝是在地圖上找不到的一個小山莊。人家依坡立戶,參差不齊的石屋、草屋,家家都有樹木枝條編織的籬笆,石板路曲曲彎彎。
同月五日下午,村裡的一間草屋裡,又在召開高階軍事會議。這是一次關係沂蒙山根據地存亡的會議,關係到幾十萬老百性的生存問題,也是決定這次反掃蕩勝負的會議。草屋裡擠滿了人。
八路軍一一五師的首長們:羅榮桓、陳光、肖華和陳士榘、司令部參謀人員,政治部的部長們,特務營的營長和教導員,一個個聚精會神,聽參謀長報告敵情。敵情十分嚴重。這日早晨,特務營四個個連同時在留田四周的山頭和隘口同鬼子打上了交手仗,由於特務營預有準備,陣地一直牢牢控制在我們手中。
不過形勢確實危急,從山上往下看,大路、小路、山坡、原野到處可見正在調動的鬼子兵。頭上飛機像蒼蠅嗡嗡盤旋,底下大炮像擂鼓一樣轟鳴,鬼子步步向前壓縮,真像一張步步收緊的大網。
一次又一次進攻,像渾濁的浪頭撞在岩礁上,碰得粉碎,卷著白沫退回去,重又醞釀更高的浪頭,然而岩礁依然屹立著。從早晨打到中午,特務營沒讓鬼子突破陣地一步,而是讓鬼子把一具具屍體留在陣地前。但鬼子也從如此頑強的抵抗和猛烈的火力覺察到了我領導機關之所在,所以緊緊咬住不放。
到中午時分,敵主力兩萬多已將我們集結在留田一帶的部隊重重包圍了。最近的離留田不過二三里,留田東北司馬的敵人才隔五里遠。西面雙候一帶也有敵人。形勢危急還不在於重兵壓境,令人頭疼的是師部只有一個特務營的戰鬥部隊,卻揹著師機關和部分地方區常委等約三千名非戰鬥人員這個包袱。
雖說,這些人也可以武裝,但畢竟是臨時抱佛腳。患難方見真情誼,險境才知大將軍。這個包袱的形成是有它的客觀因素的,一方面地方機關精簡工作沒做好;另一方面大家相信主力,依靠主力,紛紛向主力靠攏,所以越滾越大。這確實是一個不能丟棄只能拼死加以保護的包袱。
然而,兵力相差太懸殊了,戰鬥力一比三百,就是人人都能拿起武器,拼死一決也是一比六之數,何況敵人是用飛機大炮武裝起來的現代化的戰鬥部隊呢!如何保全這支龐大的隊伍是令每個指揮員絞盡腦汁的難題。
“剛才接到最新情報,”參謀長陳士榘介紹完敵情,又指著牆上五萬分之一的地圖,從標明敵人十一路進攻方向的藍箭頭當中,找到兩個黑圈圈,補充說到,“日軍總司令煙俊六和十師團長平林,已經到湯頭和沂水一線來了,距留田只有四十一里。”
“好,打他們個***!”一邊的宋繼柳說了一句。
“敵人這次以兩萬之眾對付我們這幾千人是下了決心,花了血本的,他們把這次大‘掃蕩’,叫做‘鐵筒包圍陣’,目的就是妄想摧毀沂蒙山根據地,消滅我軍主力。因此我們必須在今天晚上突圍出去,如若拖到明天,等待我們的結局便只有全軍覆沒了。”參謀長語調嚴峻,使得房間的氣氛更加緊張起來。
“哈哈哈……”隨著一功爽朗的笑聲,大家聽見一個湖南口音說道:“煙俊六還是給自己留條後路,準備將來吃敗仗,好向日本天皇報帳吧!”
說話的是一位中年人,四十左右,中等稍高的身材,體格健壯,穿著灰棉軍裝,扎著黃皮帶,戴著護耳棉帽,打著人字形綁腿,腳穿一雙用舊布條打成的草鞋,露著發黃的白布襪子。他正是一一五師政治委員羅榮桓。
羅政委譏諷煙俊六的笑聲,使草屋裡緊張的氣氛,頓時輕鬆下來,大家不由跟著笑了起來。羅政委接過參謀長的話頭說道:“情況確實嚴重,今晚必須突圍出去。大家研究一下,從哪個方向突圍比較有利?跳到什麼地方合適?”
怎麼樣跳越敵人的“鐵壁合圍”?什麼時機跳越敵人的“鐵壁合圍”?這對於游擊戰爭的指揮員來說,是一項重要戰爭實踐藝術,不懂得或不會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