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說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部分,大江大海一九四九,瞎說唄,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山,認出哪座山在哪座山的什麼方位。
汽艇在六百平方公里的水面上穿梭,掠過一個又一個大大小小的島,煙波
浩渺,千島湖看起來素樸純凈,原始自然,但是我們的眼睛看山不是山,看水
不是水,那無數個聳立水面的荒島,其實既非島,也不荒,那曾是山,母親年
幼時攀爬過、野餐過的地方。水面下,曾經是一片又一片的果園,母親曾經讓
大人牽著手去收租的地方。這一片荒野素樸,曾經是沃土富饒,水面上看起來
洪荒初始,水面下曾有綿延千年的人文繁華。
我們看起來像遊客,我們不是遊客。
水花噴濺,滴在手上覺得潤涼。猴島,很多猴子,想上去看看嗎?不想。
蛇島,很多蛇,想看看嗎?不想。
我們只想看一個島,尋找一個島,在這一千個島中。
船噗突噗突慢下來,船伕認為應該在附近了,親戚們三三兩兩站在船頭眺
望水面,前面有一個不起眼的小島;美君的表妹皺著眉注視,猶疑了一會兒,
然後說,﹁這裡,﹂她指著那個島,﹁就是這裡。﹂
她指的這個小島還沒一個房頂大,雜草叢生,近水處是一片禿禿的黃土。
我們跳上泥濘的灘。參與了當年遷墳的表妹邊回憶邊說,﹁那個時候,是小表
哥挑上來埋在這裡的,原來以為已經遷得夠高了,沒想到??﹂
沒想到水漫淹到山的頂尖,現在美君看見的是兩塊破磚頭泡在水裡,就在
水面接觸黃土的那條波線上。風很大,吹得人睜不開眼,美君的白髮凌空飛
揚,我緊緊扶著美君,滿耳呼呼的風聲,還有美君模糊的、破碎的語音,
﹁??爸爸——我來了,我就知道,你明明跟我說你很冷??﹂
湖浪挾著些許水草,打著若隱若現的磚塊。那磚浸泡已久,土紅的表面已
有綠苔。一炷香燒了起來,青色的煙像柔弱無骨、有所祈求的手臂,隨風沒入
天水無色之中。
離開淳安,我們經由山路往建德,這是那年緝私船檢查私鹽的地方。小汽
車在石子路上顛簸,爬上一個陡坡,又急急盤旋而下,車後一團灰塵,路邊的
樹木也蒙著一層灰白,但千島湖的水光不斷地透過樹影閃爍。或許累了,美君
一路上不太說話,我推推她:﹁喂,你看,這也是新安江水啊,水多清啊!﹂
她望向車窗外,疲倦地把頭靠在玻璃上,輕輕地說,﹁是嗎?﹂
我伸出手去環著她瘦弱的肩膀。__
5上直街九十六號
這幾年,美君不認得我了。
我陪她散步,她很禮貌地說,﹁謝謝你。有空再來玩。﹂
每隔幾分鐘,跟她說一遍我是誰,她看看我,閃過一絲困惑,然後做出很
有教養的樣子,矜持地說,﹁你好。﹂
奇怪的是,連自己的獨生女兒都不記得了,她卻沒忘記淳安。
開車帶她到屏東的山裡去,她一路無言,看著窗外的山景,突然說,﹁這
條路一直下去就會到海公祠,轉一個彎,往江邊去,會經過我家。﹂
從後視鏡裡看她,她的面容,即使八十四歲了,還是秀麗姣好的。
我問她,﹁你是應美君嗎?﹂
她高興地答,﹁是啊。﹂
﹁你是淳安人嗎?﹂
她一臉驚喜,說,﹁對啊,淳安人。你怎麼知道?﹂
天黑了,帶她上床,幫她蓋好被子,她怯怯地問,﹁我爸爸在哪裡?我媽
媽呢?﹂
我決定去一趟淳安,找餘年春。
美君此生看不見的故鄉,我去幫她看一眼。
餘年春,是美君的同村同齡人。幾年前三峽建水壩,中國政府為百萬人的
遷移大費周章,建新村、發償金,還有老居民死守鄉土不退。餘年春看得熱淚
盈眶,看不下去了。
他回想起一九五八、五九年,淳安人是在什麼情況之下被迫離開祖輩已經
生活了一千多年的故鄉的。
毛澤東在一九五七年提出﹁趕英超美﹂的口號,在共產黨八大預備會議
中,他熱切地說,共產黨要﹁完全改變過去一百多年落後的、被人家看不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