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疑一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部分,兩宋王朝,懷疑一切,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當然能夠拼命。過去的戰爭,士兵持的是“這是上面的人打的仗”的心理;而現在,他們持的則是“這是為我們自己而戰”的態度。
宋軍不堪一擊。——金國這個先入為主的觀念於此被推翻。將本營設在燕京的金太宗,在此召開重臣會議。
“我們無敵金軍在廣德連戰連敗,是何原因?”太宗垂問重臣們。
沒有一個人立即回答。
“是不是我軍過於脆弱?”太宗再度問道。
“回皇上的話,是宋國新募之兵實在頑強。”一名大臣回答。
“以前的兵脆弱而新募的兵卻頑強,為何有這等事情?”
“司令官的素質也比以前優秀……這是來自前線的報告。”
“司令官的素質……”這麼說,金軍過去之所以輕易戰勝宋軍,是因為對方司令官素質很差的緣故了。
“以前,宋軍司令官的素質確實很差。打敗童貫等人而認為比宋強,這是我們的估計錯誤。”
“你的意思是說,宋軍的結構已有所變化?”
“這也是一個原因。而且,在黃河以南之地交戰,勢必會成為水戰,這對我們大大不利。敵軍針對我們的弱點訂定作戰方式,所以我們難免要吃虧。”
“可是,我們的損失未免過大。鼠竄的敵人逃到我們最感棘手的海上,怎麼追也追下到。我們負擔不起太大的損失啊!”金太宗腦子裡想的是女真族的人口問題。
“我們是否應該考慮撤退問題?”大臣反問道。撤退當然指退至黃河以北之地而言。
“撤退不等於放棄淮南之富嗎!?”太宗抿起嘴唇來。唐以來的中國,國家歲入的主要部分依賴淮南地區。
“不能放棄!絕對不能放棄!”太宗把自己提出的假設由自己強力否定。
如今,離太祖阿骨打建國已有十五年,狩獵之民女真族也有了以金王朝經營國家的強烈意識。為了使金這個國家成立,必須從南方接受糧食、鹽以及其他物資的補給,才能算是十全十美。如果想使它具備理想的國家形態,這是必要條件。
宋的抵抗比預期頑強許多。這該如何是好?
金想要獲得淮南之富,成為夠水準的國家,有許多方法可以考慮。第一個考慮的方法是,使宋徹底毀滅,以得淮南。現在這個計劃歸於失敗。
金進兵至浙江,企圖將高宗追至海上,使之滅亡。但對不善於打水戰的金軍而言,這樣的作戰方法根本就有問題。金軍退兵時,幾乎被韓世忠斷了退路,險些全軍覆沒。
“窮寇莫追,不能低估宋國新軍的力量。”金太宗如此訓示部下。
過去的宋軍司令官,不是進士出身的精英文官就是宦官。但南宋初期的司令官則以從軍隊內抬頭的人居多。金太宗說的“宋國新軍”,當然指由這些司令官率領的軍隊而言。
以漢制漢(3)
幾乎切斷深入浙江的金軍之退路的韓世忠,是貧窮農家出身的人,曾經在官庫從事搬運工作。應募進入軍隊的他,以統率力優異而逐漸抬頭,因而受部下的推舉,就司令官之位。
在廣德大破金軍的岳飛,也是出身農家,於康王時代在相州時投入軍隊。同樣是農民出身,岳飛卻頗有學問,讀書甚勤,更是個傑出的書法家。如果不是國家值存亡之秋,他們這個階層的人是不可能發跡的。
過去的宋軍由既無軍事知識也不懂將兵心理的人指揮,因此,脆弱是理所當然的事。
除了岳飛和韓世忠外,還有一個叫張俊的將軍。這個人與其說是下層階級出身,毋寧說是盜賊出身的猛將。比起岳飛軍,張俊之軍的素質極差,但打起仗來卻無比兇猛。
對這樣的“新宋軍”,連以神勇馳名的金軍都感到畏懼。
“漢人常說‘以夷制夷’,我們不妨參照這個手法,也就是說,以漢制漢。”太宗在幹部會議席上說出自己的意見。實際上這不是意見,而是已經決定的事。
徽宗時代的宋,為了要攻打契丹族之遼,曾經締結“海上之盟”,利用女真族之金。這是“以夷制夷”手法,“夷”當然是指異民族而言。金太宗這是逆用這個手法。
實際上,這個手法他是在立張邦昌之“楚”為傀儡國家時就想到的。張邦昌的楚之所以歸於失敗,原因除了他對宋忠心耿耿之外,附近的應天府有擁數萬軍隊的高宗存在也是主因。
南宋王朝現在已移到遙遠的浙江杭州。金太宗決定以一個名叫劉豫的漢人官僚作為第二個張邦昌。劉豫曾經出仕宋朝,擔任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