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發弄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9部分,插隊在黃土高坡,散發弄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你說話當真?”劉炳坤父親問……
陳魯平不上課時,也來醫院伺候公公,她對這位老軍人公公天生有一份好感,覺得公公是個正直,不阿諛奉承的人,是為**而敢於獻身的人。
見丈夫和公公頂幾句嘴,把公公氣得個心肌梗塞,差點見馬克思,心裡老大不忍,便埋怨劉炳坤道:“你怎麼和**那樣頂嘴呢,把他差點氣死!”
“我也沒說什麼,就是把要回**的要求說了一遍。”
“你說你們在縣委大院請願了,並說他在**享福,不同情你在山西**隊。”
“對啊,我就說了這些。”
“這些就夠嗆了,老**,老軍人,在他們的思想意識裡,一切都要聽黨的,聽國家的,自己不能提要求的。你的話對他的信念發生了挑戰,他能不氣嗎?”
“**為什麼,他們不就是為他們的後代生活的比他們幸福嗎,可是你看,咱們在山西**隊,比他們在**幸福嗎,咱們提出個返回**的要求他就受不了,不知他怎麼**的。”劉炳坤心裡還是不服氣。
“說明意志堅定,不走後門!”陳魯平說。
“他**意志是堅定了,不走後門,我可完蛋了,在山西受苦,他不能把我調回**,我自己想辦法把自己調回**吧,他還對你行動看不慣,還生氣,還認為給他丟臉。”
“算了,別了,我聽說可能有幾種人能回**,有兩地生活的,獨身的,喪偶的,離異的等等,咱們就屬於兩地生活的啊,我已經寫了張申請你調回來的申請書,交給街道辦事處了!”
“真的?”劉炳坤喜出望外,問道。
“是,街道辦事處的人說,他們已經收到好幾份這樣的申請書了。”
父親出院了,劉炳坤返回山西忻縣。剛上班,趙亮便找了過來,對劉炳坤講了自己父親把自己硬拉回京的事,並說:“聽說幾種人可能能調回**……”講的幾種人和陳魯平講的大致相同。
劉炳坤想:幾個人都不約而同講幾種人可能能會調回**,那麼這些話絕不是空**來風,自己便要和幾個情況類似的人商量商量。
於是他和趙亮,鮮可欣,張蘭又找了廠裡七八個愛人在**的知青,開了個小會。
劉炳坤說:“咱們這幾個人碰一下頭,因為咱們的情況都一樣,都是愛人在**,咱們在山西,典型的兩地生活,解決兩地生活是咱們最迫切的事,而調回**又是咱們共同的心願,咱們境況相似,目標相同。
我想,咱們共同寫一封信,寄給**市委,寄給中央,你們看如何?”
趙亮馬上接上說:“我贊同咱們單獨寫一封信,訴說咱們兩地生活的困難,女人在山西獨自一人帶著孩子,又要上班,又要帶孩子,管孩子吃喝,還要接送孩子上學。
孩子病了,半夜也要單獨送孩子上醫院,有多大困難。男知青在山西,愛人在**,愛人在人也要照顧孩子,還要照顧年邁的父母,愛人在**獨自帶孩子生活也十分困難。
何況在山西的男知青,還時時刻刻擔心**的愛人因兩地生活移情別戀,鬧離婚……”
第一百零八章 假離婚
鮮可欣聽後笑笑說:“男知青調回北京,就不擔心留在忻縣的老婆和自己離婚?”
()
“也有這種可能,但機率很小,畢竟調回北京地位比在忻縣好似高了,在忻縣的女知青哪捨得和北京的丈夫離啊,離了再找一個在北京工作的丈夫就難了。”趙亮忙接過話。
“說誰呢你?”張蘭和另兩個愛人也在北京的女知青問。
“我嘴誤了,當曹操面說曹操壞,那不是擊鼓罵曹,等著挨殺嗎?自當我沒說。”趙亮做個鬼臉,吐了下舌頭,表示賠禮道歉。
“好了,咱們如果同意的話,就讓鮮可欣起草寫一封請求回北京的信,然後大家共同簽上名,寄給北京市委和中央,同意不同意?”劉炳坤問。
“同意!”大家齊聲說。
“好了,現在我就寫。”於是鮮可欣鋪上信紙,掏出筆來便寫,頃刻信便寫完。鮮可欣讀了一遍,確實寫的,情悽悽意慘慘,傷悲可哀,把兩地生活的知青生活工作困難,點點滴滴,寫的活靈活現,讀後鐵石心腸的人,也會產生憐憫之心。
讀完信,張蘭和另一個女知青竟然觸動心絃流了淚。“用不用補充一下?”劉炳坤問。
“不用了,寫的挺好的!”幾個爭著說,於是大家相繼簽上名,並按上自己的紅手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