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發弄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9部分,插隊在黃土高坡,散發弄舟,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炳坤。”待眾人散去,趙亮對劉炳坤說:“咱單獨給北京市委和中央寫這信,別人是不是以為咱們太自私了,不考慮夫妻都在山西的,只考慮夫妻一方在山西的?”
“咱們只能考慮咱們這種情況的,他們覺得他們有困難,他們再聯名寫信啊。”劉炳坤說。
“到時候,別人會不會說咱們分裂革命陣營?”趙亮又問。
“本身就不是什麼革命陣營,只不過咱們要求回北京,恰好和他們意見相同罷了。”
“他們不會說光顧自己,拋下他們?”趙亮仍憂心重重。
“他們在山西摟著老婆睡覺,咱老婆在北京,夠不著,一年多半年單個挑著呢,他們也沒同情咱們啊。”
“我覺得咱們這麼一搞,別人會罵咱們叛徒。”
“又不是搞革命,又沒把他們名供出來,怎麼說是叛徒呢,何況,事情解決,總要一點點解決,天亮,也是先露點曙光,你要想撬開個山洞口總要先撬開道縫,然後再慢慢擴大吧。那叫先驅,開路先鋒,咱們如果先回北京,那就是先驅,是開路先鋒。”劉炳坤講的好似十分在理。
“也是啊,要知桃子甜不甜,總先要有個人啃第一口,要吃螃蟹能不能吃,總要有第一個敢吃螃蟹的人。”趙亮一邊講,一邊心中也釋然。
“歐陽秋,來公司一趟!”電話裡,建築公司書記對歐陽秋說。歐陽秋急急趕到公司,敲響書記的房間門。“請進!”
歐陽秋進屋後問書記:“什麼事啊?”
“好事,市委來了個指標:讓家屬是山西插隊的知青,仍在山西沒調回北京的,愛人又在北京工作的,各單位都統計一下,你愛人仍在山西,所以我也把你的名字報上了,詳細情況我不太清楚,你填一下吧。”
歐陽秋一邊接過調查表,一邊高興的說:“謝謝領導,謝謝領導!”
“唉,插隊這些知青也夠可憐的,十幾年了還沒回來,東北的,雲南的都調回來了,連北京郊區插隊的也分配了,就是山西的沒回來,也夠慘的,這下好了,這一摸底調查,估計就有戲了,為了感謝黨給你解決兩地生活,在工作中好好幹啊!”
“一定,謝謝組織對我的關心!”歐陽秋大聲說。
王大力聽說知青回北京有些眉目了,嘴裡不說,心裡也有些發急。可不是嘛,一個個一列火車來山西的知青,前前後後的回去大多部分了,這次又定了幾種人能回去,兩地生活的,自己和徐風霞都在忻縣,套不上。喪偶的,兩人都活著,也都在喘氣,仍舊套不上。獨身的,兩人是婚姻關係,又有兩個孩子,更套不上。
父母身邊無子女的,自己和徐風霞北京的父母身邊也都有其餘兄弟姐妹,照樣套不上。這麼多條件能回北京,都套不上,大好機會又要喪失掉嗎?
他有些不捨得,他自己和徐風霞單單留在忻縣,於心有些不甘,而讓兩個孩子今後一輩子留在忻縣,他心裡更是不甘,尤其是當身旁其他知青都回去的時候。
他陷入痛苦中,他回憶起考大學時沒有果斷地請幾個月假溫習功課,分數沒考夠而失去上正式大學的機會,他覺得這一次機會,不應該再浪費了,要抓住,為了自己,為了兒女。
可是突破口在哪呢,他苦思冥想,這日,他聽鮮可欣說,忻縣,一個土產公司的女知青為調回北京,和當地丈夫離婚了,為的是以單身資格調回北京。
聽到這個訊息,王大力無疑像黑夜中望到了雲飄走後看到啟明星一樣,讓他看到了希望,他琢磨他如果和徐風霞離婚,兩人都是離婚的,兩人都成了獨身。有條件要上,沒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他記起了一個勞模的豪言壯語,對,離婚,為了以後的光明,必須忍受眼前的黑暗,為了以後長久的幸福,必須忍受眼前的痛苦。
高明,自己的主意想的真高明,想好之後,他為自己的決定拍案叫絕,決定馬上告訴徐風霞。
()
“風霞,我和你說件事!”王大力說。
徐風霞正在為出外玩耍弄了一身塵土的兒子洗臉。“什麼事?”徐風霞問。
“我想出了一個辦法,讓咱們一家都能調回北京。”
“你說什麼?”徐風霞沒聽清問。
“我說我想到一個辦法,能讓咱們家四口人全部能調回北京!”王大力重複了一遍。
“做夢吧,大白天你說什麼夢話啊!”徐風霞不當意地笑笑。
“真的!”王大力說。
“什麼辦法?”徐風霞忙為兒子忻鋼擦淨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