噹噹噹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部分,自由的進化,噹噹噹當,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理解,這提出了所有關於群選擇的問題。)

金字塔圖式:這是個巧妙設計的大騙局,由一代代精英分子(經由文化)傳遞下來,這些精英用它獲得對其同類的優勢。唯有精英從中受益。

珍珠:這是個僵硬的遺傳控制機制對不可避免的煩惱做出響應時所產生的美麗的副產品;有機體藉此保護自己免受內部傷害。園丁鳥的涼亭:這是某種類似於失控的性選擇的產物,生物策略的鬼斧神工搭上了一部正反饋自動扶梯。

戰慄:這顯然是一種身體的莫名興奮,實際上,透過提高體溫,在體內平衡上可以扮演一個良性角色。在多數但不是所有它出現的情況下,戰慄者從中獲益。

第24節,

d米d花d書d庫d http://www。7mihua。com

噴嚏:入侵的寄生物已霸佔有機體,並驅使它走向有益於寄生者的方向,不管對有機體帶來什麼後果,就像螞蟻大腦中的吸蟲。

有關宗教的真相可能是這些或其他假說中某幾個的混合物。但即便如此——尤其是果真如此時——在我們清楚區分這些可能性並逐一加以測試之前,我們對宗教為何存在仍無法獲得一個清晰認識。它們並非都指向同一個方向,但它們都是達爾文主義思考的例項。所有這些假說都尋求透過發現一些利益和一些用以支付成本的工作來解釋宗教,但它們在回答“何人受益”上有著驚人的差異。受益的是群體,還是精英,還是個體有機體,或者這只是一個“紅皇后效應(redqueeneffect)”[3],其中所有各方不得不跑得儘可能快才能留在原地,或者還有其他某種進化利益?這些假說中沒有一個訴諸“宗教基因”——儘管基因在為宗教的某些方面設定部分可能前提條件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當然,實際上或許存在宗教基因之類的東西。比如,強烈的“篤信狂熱”是一種特定形式癲癇的定義性症狀,而已知癲癇是存在遺傳易感性的。文化環境——一系列傳統、實踐和期待——可能會成為特定稀有表現型的放大器和成形器,傾向於將它們轉變成薩滿或祭司或先知,他們的預言只是他們就近聽到的無論什麼訊息(就像你在學習你的母語)。

“預言天賦”能夠僅僅以這樣一種方式就“在家族中傳承”——存在對之負責的基因,如同存在對近視或高血壓負責的基因一樣。(是的,是的,我知道,“嚴格地說”,不存在對近視或高血壓負責的基因這種東西,那些被這麼叫的基因只是對這些疾病的易感因素。讓那烏鴉閉嘴!)如果存在任何宗教基因,那實際上將是各種達爾文主義可能性中最無趣也最沒知識量的一種。重要得多的是這些可能起放大作用的條件的進化(和維持不消亡),而這幾乎肯定完全不是由基因支配的。那是文化進化。

當我在抵擋對達爾文主義思考的漫諷時,我可能也在就它們中的另一個發出警報,我將後者稱為裸體主義謬論。我還記得,《美國日光浴者》雜誌(其中少數幾期曾在我還是個少年時到過我汗津津的手裡)曾大肆宣揚裸體在本質上的自然性:這是對我們赤裸動物古風的迴歸,是我們與“自然之母意欲我們成為的樣子”建立聯絡的一種方式。胡扯。不是指關於自然之母意圖的部分——我恰恰樂意為使用這一生動短語而辯護,該短語是對進化所發現並支援的設計中的漂浮性理由的適當簡稱。胡扯的是這樣的觀念:自然之母意欲之事依事實本身(ipsofacto)(在此刻對我們)就是好的。

無論何時若這一精神打動你,你大可以脫光你的衣服,但別錯誤地假設,透過如此變得“自然”,你會以某種方式改進你的狀況。(實際上,對我們物種來說穿衣服和一隻寄居蟹借用一個貝殼一樣自然,對於寄居蟹,光著身子亂跑是非常不明智的。)近視是自然的,但多虧了眼鏡。自然之母希望我們吃掉我們能夠染指的任何甜東西,但這不是順從這一本能的好理由。許多經由文化進化的人類生活特性,很明顯是對這種那種過時“本能”的成本合理的矯正(坎貝爾(Campbell),1975)——而其他一些特性,如我們將看到的,是對這些矯正的矯正,依此類推。達爾文過程是由基因組中等位基因之間的底層競爭所發動的,但在我們這個物種裡,適應性已將基因發射臺遠遠拋在後面。

第25節,嬌貴工具,但你仍不得不使用它們

嬌貴工具,但你仍不得不使用它們

我們的意見,被環境柔柔的輕推,趁我們漫不經心時自我修訂。我們用沉穩的聲音告訴它們,不,我現在沒興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虐愛:強寵公主

大刀闊斧

傾心凰女

1

梁蕭升官記

可否出離

犯罪偵探決定拯救世界

尤絨

小蘑菇

一十四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