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殼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百五十二章 老飼養員的經驗之談,直播之荒野大冒險,甲殼蟻,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獅群擁有自己的等級結構。
一個典型的獅群一般由1~6只成年雄獅,3~12只成年雌獅,以及若干幼獅組成。
大多數獅群的規模在15只獅子左右,當然也有由30只獅子組成的大群,而由幾隻獅子組成的小獅群也不鮮見,這取決於棲息地獵物的多寡。
甚至還存在壞男孩聯盟這樣的,由6只雄獅所組成的雄獅聯盟。
自由組合情況比之狼群都有過之而無不及。
也正是由於獅子的高群居性,對於經常接觸的熟悉的面孔,獅子的敵意沒那麼強。
如果經常餵食,時間長了之後,它們同樣將人類當做獅群的一份子,只要不故意招惹,發起獅群領頭人挑戰,哪怕是打打鬧鬧也沒事。
而與之相對的,獵豹同樣具有特殊的社會性結構。
【等等,獵豹是群居的嗎?我怎麼從來沒聽過?】
【我小時候看動物世界,帶小獵豹不算,都是獨居啊感覺】
【獵豹居然是群居的,震撼我媽一整年】
聽畢方說起獵豹的群居性,不少觀眾感到了疑惑。
在眾人的印象裡,狼群,獅群是群居的沒錯,可獵豹什麼時候也是群居的了?
唯一的記憶,就是獵豹與獵物在大草原上狂奔,從來沒見過像狼群一樣的合圍啊?
“有的,但是和你們看到的狼群,獅群不同,獵豹的社會性比較鬆散。”
畢方再次肯定了自己的說法。
“獵豹中,雌性通常獨居生活,無領域行為,但雄性的社會性和領域行為變化很大。”
“它們會結成2-4只永久性的團隊,並且一般獵豹捕獵隊員多是同胞兄弟,但是如果有利可圖,團隊中也會有沒有血緣關係的成員,接納陌生獵豹加入,特別是在自衛的時候,共同驅逐其他掠食者。”
“不僅如此,就算陌生獵豹與獵豹見面,也會互相打量,只有互相看不慣才會有打鬥行為。”
【你瞅啥?】
【瞅你咋地?】
【好傢伙,這真的存在嗎?】
“而且獵豹很少有殺死同類的記錄,基本上沒有獵豹會殺死同類,這點在大型貓科動物中非常少見。”
相比於獅群中,動不動就殺死其他雄性留下來的幼崽而言,獵豹此舉簡直是天使。
它們不會單純的的因為保衛領地,或者保護食物而互相殘殺,就連求偶也不是靠暴力打鬥來爭奪交配權。
【它好溫油,我哭死】
【什麼時候才能獵豹自由啊】
【下輩子記得投胎到頭戴白斤的人家裡,不僅可以養獵豹,還可以養獅子老虎呢(狗頭)】
“歸根結底,是因為獵豹捕獵效率高,可實力卻並不是太強,它們清楚受傷會大幅降低捕獵成功率。”
“關於獵豹,坊間一直有‘三次狩獵不成必殞命’一說,我不知道伱們有沒有聽說過。”
【啥意思啊?】
【沒聽過。】
【我聽過的版本好像是五次?】
【我靠,這是我字面意思理解的那樣嗎?】
“沒錯,就是字面意思,意思是如果獵豹三次都捕捉不到獵物,它的生命就走到盡頭了。”
聽到這,許多觀眾頓時一片譁然。
怎麼失敗三次,就要死了呢?
“雖然這種說法絕對了點,但現實情況也確實好不到哪去,因為速度給獵豹帶來了絕對優勢的同時,也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隱患。”
“獵豹全力衝刺的速度能夠達到112k/h,但大多數時候,它們在狩獵時所用的速度,通常在64k/h左右,儘管如此,獵豹也無法長時間奔跑。”
“它們雖然速度快,但耐力極差,運動會在它體內積累大量的熱量,一旦無法及時排出,它們就有生命危險。所以獵豹往往在一陣追逐之後,就要停下來休息。”
“在一些紀錄片裡面,我們經常能夠看到鬣狗們將獵豹的辛辛苦苦捕獲到的獵物給搶了,獵豹也絲毫沒有反抗的跡象,這背後的原因,就是因為獵豹要休息。”
“獵豹在完成一次捕獵之後,即便抓住了獵物,它也不會馬上進食,而是選擇先休息一陣,這是因為彼時的獵豹,已經累到沒有力氣進食了。”
“同一生境內的鬣狗,往往會瞅準這個時機,一把將獵豹的獵物奪過去,而獵豹也只能乾瞪眼,看著獵物被搶走。”
【可惡,怎麼哪裡都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