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澀春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部分,宛如夢幻,青澀春天,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友皇子雖非失道,卻極寡助,接戰後節節敗退。最終雙方在京城附近的瀨田川展開決戰,只見到處都是打著紅旗、圍著紅袖標的大海人側的軍隊,鼓聲震天,矢下如雨,大友側軍隊很快就被擊潰了。大友皇子自縊而死,五位顧命重臣自裁其一,旋即被處死一人、流放二人、赦免一人。大海人皇子得意洋洋地進入已經變成一片殘垣瓦礫的京城。
大海人皇子下令在大和營建新的都城和宮殿,是為飛鳥淨御原宮。次年〔673年〕二月,他正式登基,史稱天武天皇,立菟野皇女為皇后。大友皇子因為戰敗自殺,被廢除了天皇名號,直到一千兩百餘年後的明治時期,才追諡其為弘文天皇。
估計在天武天皇時代,倭國在對外交往的時候,開始正式稱自己為“日本”。《舊唐書》中說:“日本國者,倭國之別種也。以其國在日邊,故以日本為名。或曰:倭國自惡其名不雅,改為日本。或雲:日本舊小國,並倭國之地。其人入朝者,多自矜大,不以實對,故中國疑焉。”《新唐書》將此事記載於“咸亨元年,〔倭國〕遣使賀平高麗”之後,唐高宗咸亨元年是公元679年,也即天智天皇去世的前一年。
天武天皇在位十三年,鞏固並推進了大化改新的成果,他首先重新設定中央貴族和地方豪族的氏姓等級,分為八種,即:真人、朝臣、宿禰、忌寸、道師、臣、連和稻置八種,同時下詔,廢除天智天皇時代所恢復的氏上私有部民制度,並將賜予諸王、諸臣和寺院的“山澤島浦、林野池湖”全部收歸國有。為了加強天皇集權,天武天皇甚至多年不任命大臣,別說太政大臣了,連左大臣、右大臣和內大臣也全不任命,地方國司等官員也大都委以中下等氏姓。
天武天皇十年〔681年,以天智天皇去世的次年也即天武天皇正式登基的前一年為元年〕二月,開始編纂《飛鳥淨御原律令》,這是日本歷史上第二部成文法典。同月,立草壁皇子為東宮。
草壁皇子是菟野皇后之子,不僅能力平平,並且體弱多病。其實貴族們所仰望的皇子是大津皇子,其母大田皇女是菟野皇后的姐姐,兩人併為天智天皇的同母姐妹,也就是說,是天武天皇的異母姐妹。然而菟野皇后當年帶著兒子跟隨丈夫在吉野山中流浪,同甘共苦,最為得寵,得以受封皇后,草壁皇子當然也就子以母貴了。
做事果斷的天武天皇在繼承人問題上卻猶豫不決,就在封草壁皇子為東宮的兩年後,他又允許大津皇子參與朝政,無疑掀起了新的類似大海人和大友之間的派系鬥爭。不過好在草壁皇子有個心狠手辣的母親,朱鳥元年〔686年七月二十日新設年號〕九月,天武天皇駕崩,屍骨未寒,菟野皇后就臨朝稱制,然後誣陷大津皇子謀反,將其及其同黨30餘人悉數逮捕。十月,大津皇子被迫自殺,寫下辭世詩一首:“金鳥臨西舍,鼓聲催短命,泉路無賓主,此夕離家行。”
●《大寶律令》的頒佈
天武天皇的靈柩一直停了兩年零三個月,直到菟野皇后利用種種手段把朝臣都掌控到自己手裡了,才於688年十一月正式安葬其夫。皇后費盡心機,清除了草壁皇子登基的種種障礙,才剛鬆了一口氣,可惜草壁皇子身體太差,還沒來得及戴上至尊之冠,就在次年四月嗚呼哀哉了。草壁皇子的兒子輕皇子時年七歲,不堪繼承大統,菟野皇后沒有辦法,只好於690年四月自己坐上了天皇寶座——為她的親孫子先佔著地方。
菟野皇后就是持統女帝,她在位期間,重用高市皇子和丹比真人島,繼續丈夫未竟的改革事業,689年頒佈了22卷的《飛鳥淨御原令》。她還頗有文化,善吟漢詩,京都附近因此產生了模仿唐風、以佛教為主要內容的“白鳳文化”。
697年二月,立十五歲的輕皇子為東宮,當年八月,持統女帝讓位給輕皇子,就是文武天皇。文武天皇五年〔701年〕三月,定年號為“大寶”,年號制度從此確定下來。當年就是大寶元年'奇+書+網',八月份完成了《大寶律令》的編纂,次年十月分發諸國,全面實施。
《大寶律令》是日本律令製法典的重要代表之一,它分為律6卷和令11卷,律大致相當於刑法,令則是民、訴訟、行政諸法的統合,其基礎為唐律,結合日本實際情況作了修訂和增補。這份律令的領導編纂者是刑部親王,但主要動手的則是藤原不比等、粟田真人、下毛野古麻呂等十八人,大多是遣唐使或大陸移民的後裔。
藤原不比等是中臣鐮足之子,可以說是龐大的藤原家族的開山始祖。不比等年僅十歲,老爹鐮足就去世了,可以說少年失怙,藤原家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