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澀春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4部分,宛如夢幻,青澀春天,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來源,往往用年貢額來推測和計算,一般也都採用石高制。
石高制還分表高和實高兩種,所謂表高,是指中央政權檢地後所確定的年貢額,而實高是指封建大名所實際能夠徵收的年貢額。天下統一以後,大名們將主要精力從對外擴張轉向內政開發,領內年貢數日益增加,中央政權卻不可能每年都檢地核準,所以實高和表高往往差著十萬八千里。
打個比方來說,從慶長三年(1598年)到天保三年(1832年)這近兩百五十年間,陸奧國的石高增加了七成,出羽國增加了三倍,日向國增加了一倍八成三,攝津國增加了一成七,山城國增加了零點二成,大和國增加了一成二——越是邊遠地區,越可開墾新田,增加石高,發展速度很快,畿內地區則沒多少發展空間了。
再打個比方來說,伊達政宗受封大片南部陸奧的土地,主城定在仙台,再加上常陸國一萬石和近江國一萬石,寬永十一年(1634年)計算的表高為六十二萬石。然而事實上到了政宗晚年,經過不懈的努力,大力開墾荒田,仙台幡的實高已經接近一百萬石了,時人俗稱為“仙台百萬石”。
●宇喜多氏的崛起
羽柴秀吉在東中國地區長年鏖戰,所以能夠節節取勝,很大程度上是靠著備前、美作的大大名宇喜多氏的側翼呼應。而東中國地區豪族們紛戰不休,唯一能夠從中崛起並最終坐大的,只有宇喜多氏,這個家族對其後的政局產生過相當重要的影響,因此要先在這裡插敘一番。
宇喜多氏又稱浮田氏,據稱是備前豪族三宅氏的後裔。三宅氏來源於古代朝鮮半島的百濟國,傳說有三兄弟渡海來到日本,在備前國一個小島上定居下來。他們的旗標(也是以後宇喜多氏的家紋)是“兒文字”,因此這個島就被稱為兒島。此外,宇喜多氏還自稱是佐佐木氏兒島高德的後裔,家紋還有“劍酢漿草”和“鶴龜”兩種形式。
當時,播磨、美作、備前三國的守護職掌握在受細川家扶持,從而復興的赤松氏手中,而赤松氏在地方上最強有力的被官乃是浦上氏。宇喜多氏有史可考的是第三代宇喜多能家,侍奉浦上則宗、宗助、村宗三代,善於在戰局將定的時候投入兵力,反敗為勝,武名很盛,受封備前國砥石城。
永正十五年(1518年),浦上村宗與赤松氏當主義村不和,退居本城三石。同年九月,義村糾集大軍討伐村宗。三石城中人心動搖,一夜就有七十餘兵逾垣逃走。多虧宇喜多能家激勵士氣,並且身先士卒殺向敵陣,最終在船坂峠之戰中擊敗了赤松勢。
次年(1519年),赤松義村引誘浦上村宗的兄弟、香登城主宗久反叛,也因為被宇喜多能家發現而及時攻破香登城,殺死浦上宗久。永正十七年(1520年),義村煽動小寺則職攻擊東美作的浦上勢,村宗派能家率兵兩千往援。義村得信,蒐羅美作全國之兵投入前線,村宗也急忙親統主力兩千五百與能家合流。
#奇#浦上、宇喜多總勢四千五百,浩浩蕩蕩開到戰場,抬頭一望,赤松氏的二引和三巴旗號漫山遍野,無窮無盡,不由大驚失色。當夜,將兵們紛紛開了小差,數千兵馬四散奔逃,到得天明,只剩下宇喜多能家麾下七十騎而已。能家大怒,於是親統這七十騎自殺性地衝入敵陣。人要是已經放棄生的希望了,那麼爆發出來的攻擊力要強大到噩夢一般,赤松勢竟然被這七十騎衝得七零八落。浦上氏的逃兵千餘人聞訊重新迴歸戰場,再度與赤松軍對峙。不久,浦上村宗買通了小寺則職的家臣,雙方夾擊赤松義村,義村大敗,權威喪盡,被迫隱居——浦上家因此成功地制壓了西播磨一帶。
#書#由此看來,宇喜多能家簡直是浦上家的擎天玉柱,架海金樑,可是從來歷史上自毀長城的事情屢見不鮮。大永三年(1523年),浦上村國、小寺藤兵衛二人擁立赤松政村(政祐),發兵攻擊三石城,能家帶著自己兩個兒子出陣——長子興家和次子四郎(傳說名為義家)——大破敵軍。但是戰鬥中,年輕的四郎中了村國的策略,被包圍討死。能家為此悲傷不已,再加上年紀老邁,遂辭職回去砥石城隱居,並且削髮出家,法號常玖。
#網#十一年後,浦上村宗去世,重臣高取城主島村豐後守自稱得到村宗的遺命,奇襲砥石城。逼迫宇喜多能家自殺,而能家的兒子興家則抱著年僅六歲的兒子八郎逃到備後福岡町豪商阿部善定家裡藏了起來。後來興家還娶了善定的女兒,生下次子忠家和三子春家。福岡是中國地區有名的商業自由都市,擁有自治權,島村豐後守也拿他沒轍。
等到宇喜多興家死後,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