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0部分,位面商人在明末,著涼,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是完全反其道而行之。
皇太極反其道而行之的結果就是滿洲和宣大軍打成了消耗戰;蒙古流民和漢人炮灰的損失甚至大大的超過了宣大軍。
“你們尼堪腦子都讀書讀壞了!不知道用兵之道,貴在變化的道理麼?”阿敏最看不起漢人,對於范文程是表面上的客氣都懶得給,直接呵斥道:
“滿桂這人極為難纏,頂多只能趕走他,不會讓他吃了大虧,萬一趕走了他,他就隱藏起來,給我們滿洲背後一刀,那才是最可怕的!”
“別這麼說,憲鬥是抬了旗的,不是什麼尼堪!”皇太極委婉的勸了阿敏一句,對范文程解釋道:
“不光如此,滿桂現在雖然看起來大戰上風,可是我們滿洲死的都是漢人炮灰和剛依附的蒙古流民,滿桂死的卻是他多年帶出來的精銳,就是三個換一個他也是吃虧的。”皇太極冷笑一聲,接著對范文程說道:
“而且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滿桂軍隊在這裡就和我們死纏爛打,到了北京如何還有精力繼續?”
“高見,高見!”范文程立刻就知道皇太極沒說出的話,按理說滿桂軍筋疲力盡之後,就該在北京城好好休息——不過戰爭一向是政治的延伸,滿桂軍真到了北京,為了安定人心,崇禎能允許滿桂軍好好休息才怪!
真要是到了那個時候,滿桂軍再強大,也從養精蓄銳的生力軍變成了疲勞軍,滿洲更是可以輕鬆消滅了……。
滿桂作為一個戰場經驗豐富的將軍,後金的小算盤自然是心知肚明,只是被視作救世主的宣大軍在一路上被首都附近的居民熱情的款待,而且滿桂也知道宣大軍只要一和後金保持距離,那麼後金軍就會再次對老百姓實行殺光燒光和搶光的禽獸之行,滿桂的理智被情感壓倒,也顧不得這許多了,宣大軍緊緊排成密集的戰鬥隊形,吶喊著向滿洲軍隊的側翼衝去,戰鬥變得更加激烈了。
袁崇煥指揮的九千關寧鐵騎抵達三河,風聞宣大軍和後金軍在西面激烈交戰後,袁崇煥立刻指揮大軍繼續向西奔向通州。當夜關寧軍駐紮在距離通州十五里外,保持體力。
第二天天一亮,袁崇煥就急忙一面命令滿桂繼續騷擾敵軍,一面指揮關寧鐵騎從通州南方渡河,一踏上河西的土地後袁崇煥就急忙督軍直奔京師。
此時滿桂還在通州北方指揮著他地幾千宣大軍同後金主力激戰,他利用後金軍需要兼顧各個方向,而且裹挾了大量漢人和蒙古流民炮灰,行動力大大下降的地弱點,頑強的和後金軍進行著平行運動。
皇太極現在身處充滿敵意地領土,所以要兼顧大軍地四周,而且也不想抽調全部兵力來抓滿桂,因此後金軍的腳步也就被宣大軍拖慢,兩者都以每天十里左右的速度,並肩向著大明京師方向移動。
十七日夜,袁崇煥率領九千關寧鐵騎抵達京師外廣渠門,全軍駐紮在韋公寺前面……
關寧軍大營內。祖大壽等關寧諸將焦急的等待著北京城的回覆,結果卻是——
“袁督師,祖大帥!北京戒嚴了,四門不許任何人進入,塘報不能立即送進北京城!”
“什麼?!要是耽誤了事情,他們吃罪得起?我要上奏陛下!”
袁崇煥當時就惱了,本來他也知道關寧軍在北京象寧遠那樣守城,阻力會非常大,他的主意是藉著關寧軍遠道疲敝的藉口,進北京城守城,但是耽誤這一晚上,顯然遠道疲敝的藉口就不在那麼有力了!
“我說了,但是城門官說了,陛下有明旨,安全第一,就是邊軍塘報晚上也不能立即送進北京城,必須等到白天!”
這位陛下也實在是太膽小了些吧!袁崇煥心裡吐糟到,不過這個時候必須接受現實,只能讓關寧軍好好休息了。
“這樣的話,我們可就得在城外迎擊滿洲兵了,萬一失敗了,就緊營那些只會吃喝嫖賭的廢物能守住京城?”祖大壽拍了拍大腿:
“咱們這位陛下,處置魏忠賢的英明果敢哪裡去了?怎麼這次膽子那麼大!?”
其實陛下不是膽子那麼大,而是膽子那麼小而已,袁崇煥心裡明白,還不是崇禎對外軍進北京極為忌憚的原因?
“也好,那就滿足了陛下的意見,祖大壽,抽調精銳,準備今晚劫營!”
“末將願意去!”副將劉天祿挺身而出。這事其實就是給崇禎做個姿態,又不是真的要打仗,這種無風險刷好感度的事情,自然有人搶著去做。
“我看還是先把糧餉請下來吧!”周文鬱潑了一頭冷水,大明朝的後勤是這樣的,軍隊沒有單獨的後勤,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