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0部分,位面商人在明末,著涼,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隊到各地自行補給。
好處就是在文官領軍,讓軍隊不能造反的基礎上再加了一把鎖,再能打的軍隊,沒有足夠的後勤,幾天之內也就散架了。
壞處麼;一是地方官和軍隊容易扯皮,因為明朝是玩小財政的,中央財政緊張,基本上地方給軍隊出了糧草就等於肉包子打狗了。而軍官則是用唆使士兵譁變,騷擾甚至搶劫地方來威脅地方官——倒也算是一種另類的平衡。
二就不用說了,遇上敵人大規模的入寇,地方都被搶劫一空,還要勤王趕時間,自然就只能節衣縮食,甚至斷糧了。
當然,如果是其他明軍,斷糧也沒什麼,斷著,斷著就斷習慣了,自力更生化身為匪打草谷就是。而關寧軍嬌生慣養不說,這北京是京師所在,一戶不起眼的小地主可能都鞥聯絡到尚書,侍郎,如何敢玩兵過如洗這套?
“沒事,叫士兵們稍安勿躁,我明天去請天子發餉就是。”袁崇煥也知道關寧軍是什麼德行,只是現在馬上就要血戰了,高壓手段要不得,只能懷柔了!
袁崇煥當即就要求連夜入城休息。皇帝沒有答應關寧鐵騎進城的要求,第二天的聖旨裡面,再次大大誇獎了袁崇煥的神速,他三天三夜跑了一百五十里,以平均每天五十里的速度從薊門疾馳來京師救援。也是第二天太陽老高了,兵部才有官員來到軍營,袁崇煥把自己的軍事和索要糧餉的報告交到官員手裡帶進去。
袁崇煥不知道的是,他覺得自己忍辱負重的同時,崇禎也覺得自己也在忍辱負重;他一面對著內閣大臣們念著袁崇煥的塘報,一面也在吐糟:
“袁崇煥練的好兵,傾國之力打造的關寧軍,一路上和滿洲人打了幾仗,不過殺了些蒙古流民和漢奸的頭,根本沒碰滿洲主力,就要求糧餉,賞銀?滿桂軍可是一路上和滿洲人短兵相接的,可是宣大已經欠餉銀三個月了!”
“是五個月!陛下!”曹化淳不露聲色的說道,身為皇帝身邊的閹人,這種跟紅頂白的事情,最是熟練,朝臣無論如何都比不上,而且也達到了自然而然的境界。
“陛下說的沒錯!關寧軍確實沒什麼大功,不過人家畢竟是要去和滿洲人拼命,總的激勵一些士氣才行!”首輔韓爌身為袁崇煥的老師,很多事不說也是不行,只好硬著頭皮說出來。
“這也就算了,為什麼非要進城,而且還用遠道疲敝的藉口,關寧軍一路上消極避戰,還累,滿桂的宣大軍和建奴苦鬥數日,還沒喊累呢!”崇禎繼續吐糟。
“陛下,滿洲人厲害,野戰就是關寧軍也只能三個頂一個,而攻城就是相當差勁,就是招募的民團守住小城的也是比比皆是!所以……”兵部尚書王洽急忙解釋,眼見崇禎對袁崇煥的語氣越來越不對了,他只好挺身而出。
“笑話!陛下傾國之力打造的關寧軍就是為了守城的?王洽,如果不是你說為了養活關寧軍這隻和建奴野戰的力量,把關內的兵裁了,建奴一個一個城池打下來,只怕到直隸邊上就因為傷亡太多撤退了,如何還能打到北京城!?”溫體仁厲聲喝問。
他是聰明絕頂的人,自然也看出來皇帝對袁崇煥態度的變化,也看出東林黨人錢龍錫,王洽,韓爌都和袁崇煥牽連不小,就起了以袁崇煥為引子,徹底擊垮東林黨,取而代之的念頭。
“陛下!建奴是從老奴時代就練出的精兵強將,關寧軍不過組建了幾年,如何能比得了?”孫承宗看不慣溫體仁看似大義凜然,實則摻雜私貨的樣子,挺身而出道:
“如何追究責任是以後的事,現在建奴就在城外,首要的是守住北京,擊退建奴!其他事以後再說!”
孫承宗這句話一出,韓爌,王洽,錢龍錫都是臉色大變,顯然這次孫承宗和他們幾個人劃清界限,不想再無限制的給他們作保了。
換句話來說,也就是東林黨準備和他們幾個以及袁崇煥劃清界限,免得被溫體仁藉機一窩端了!
這次建奴破口,袁崇煥沒有把建奴打回去,韓爌,王洽,錢龍錫本來就是受到了朝野相當大的壓力,這次東林黨又不在支援他們,卻是等於釜底抽薪,讓三個人徹底絕望了。
只是孫承宗挑的時機極好,正好出面打退了溫體仁對三人的進攻,卻是讓三人有苦說不出。
畢竟這事就是擺到明處,也是韓爌,王洽,錢龍錫,袁崇煥做事不地道,袁崇煥殺,毛文龍之前,是和王洽,錢龍錫打過招呼的,王洽沒有表態,錢龍錫只是不痛不癢的說一聲慎重就完了,韓爌受到袁崇煥的暗示沒有不知道,但是孫承宗及其他東林黨人是完全不知道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