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部分,日本小史,冬戀,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本的使臣被砍頭的屈辱。這次他是認真的。

但蒙古軍雖然規模大,他們遭遇頑強抵抗,無法獲得真正的據點。幾星期後援軍從華南抵達,但正當入侵者準備大舉聯合攻擊時,突然颳起颱風,摧毀了他們的大部分戰船。他們再度被迫撤退,這次損失的兵員超過半數。

蒙古軍的兩次失敗,一方面是因為日本人頑強抵抗,另一方面是因為他們依賴最近征服的漢人兵與朝鮮兵,這些兵沒有為蒙古作戰的熱情。然而,兩次颱風也對結果有不可否認的重大影響。這颱風被稱為“神風”(kamikaze),反映出日本人的一種信仰:日本是神國且受到神的保護。“神風”後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被用來形容那些犧牲生命保護國家的自殺飛行員。

忽必烈沒有放棄入侵日本的意圖,後來策劃了許多攻擊計劃,每次他都因帝國其他地域不穩而轉移注意力。日本人知道他的意圖,且維持警戒狀態直至他在1294年死去,之後蒙古人對日本的興趣似乎消退了。

。 最好的txt下載網

第三節 武士國家(3)

日本的勝利起因於他們的頑強抵抗、敵人的拙劣組織與低落士氣,再加上好運。這說法無疑也適用於古今中外大多數的戰爭勝利,但日本特別好運。

外敵的威脅可能有助於防止內亂,但也助長對北條幕府日益高升的不滿。國防與長期軍事警戒狀態的經費很高,嚴重耗盡幕府的財源。幕府無法履約支付獎金給武士家族,甚至付不起武士對國防所做貢獻的基本補償金。對於那些感覺不是北條而是他們自己才是打勝仗者的家族,這是特別難堪的。而北條決定在九州設定將軍代表並集中更多職位於自己手中,這些舉動更進一步引發不滿。

儘管幕府與許多武士家族有財政問題,全國經濟形勢在這時期整體來說改善了,部分原因是在地頭—守護體制下社會相當和平與穩定。莊園變得較有生產力,雖然它們仍然不是很有效率。批發食米及其他貨品的海上商人因生產力的增加而更昌盛。同業工會也變得較強大。

佛教新宗派的出現是鎌倉時代庶民生活的特色,與通常隱秘且侷限於統治階級圈子流傳的平安時代佛教相反,這些新宗派的最大特色是訴求一般民眾。法然(1133~1212)創立的淨土宗,相信信徒可依靠念阿彌陀佛而得救。法然弟子親鸞(1173~1263)創立的淨土真宗,將此簡化成只要誠心念阿彌陀佛一次就可得救。日蓮(1222~1282)提倡的宗派也同樣單純,但重點放在《法華經》而非阿彌陀佛上面。

然而,並非鎌倉時代建立的所有新宗派都以一般民眾作為訴求物件。強調簡樸與自律的禪宗,對當時的武士較有吸引力。禪宗的某些成分當時在日本已存在幾百年,但在僧侶榮西(1141~1215)兩度前往中國求法後才特別紮根下來,並很快發展成為若干宗派。

異常專斷的後醍醐天皇(1288~1339)對北條將軍攝政的不滿達到頂點。1318年即位後,他決心重建天皇直接統治。在這方面他受到後鳥羽天皇的啟發。後鳥羽一百年前也顯示過同樣的決心,但沒成功。

後醍醐兩度嘗試向幕府挑戰,分別在1324年與1331年,但兩次都失敗了。跟他之前的後鳥羽一樣,他被放逐到隱岐島。然而,跟後鳥羽不同,後醍醐很快設法逃走,併成功地在本州西部集結了大量的支持者。

1333年,鎌倉幕府派能幹的武官足利尊氏(1305~1358)去處理這形勢。尊氏是源氏家族的一個分支的年輕族長,他是一個機會主義者。他知道他與後醍醐擁有大量武力,因此他背叛幕府,宣佈支援後醍醐,攻擊幕府在京都的機構。在幾周內,另一位源氏後代的強大的年輕武官新田義貞(1301~1338),也背叛幕府並摧毀幕府在鎌倉的據點。

新時代即將來臨。

。 想看書來

第四節 內戰(1)

室町時代(1333~1568)

1333年,在足利尊氏與新田義貞的支援下,後醍醐返回京都。他希望重建天皇的直接統治。然而,這企圖僅是曇花一現,因為他很快失去尊氏的支援。尊氏要後醍醐授將軍頭銜給他,後醍醐拒絕了,因為他想避免天皇的直接統治被將軍、攝政或太上皇削弱。因此尊氏不理後醍醐的中央政府,在他返回鎌倉敉平北條勢力的短暫復興後,他寧願留在東部。

後醍醐認為尊氏蔑視他,因此立即派新田義貞(有時是尊氏的盟友,有時是他的對手)去教訓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如戲

孤悟

不朽天途

天馬行空

錦桐

閒聽落花

被鴿子o偷聞資訊素後

慕叢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