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零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部分,華爾街衝擊波,絕對零度,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面爆發,從紐約到倫敦,從巴黎到東京,世界各大金融市場無一倖免,投資者損失慘重。2007年最後一期的美國《商業週刊》毫不客氣地把伯南克的這句大話列為當年“十大最失敗預言”之一。
現今,隨著次貸風暴愈演愈烈,以及黯淡的美國經濟資料,伯南克頻頻揮舞利率大棒。2008年3月18日,伯南克領導的美聯儲宣佈,再次下調聯邦基金基準利率75個基點,此舉是美聯儲有史以來最為激進的降息舉措之一。“1?21”股災當日,伯南克更是破天荒地緊急降息救市。“反通脹鬥士”伯南克,在全球通脹壓力不斷加大的情況下頻繁降息,是將美國經濟推入深淵,還是將其從衰退邊緣拉回?
長臉、禿頭,花白絡腮鬍,伯南克一眼看上去就是一個學者。用詞嚴謹、不事張揚是他的個性。但與其前任格林斯潘相比,他也因過於嚴謹而被認為是一個缺乏個人魅力的領導人。
每逢他演講、作證,一些媒體記者往往就嘆氣:他講得過於直白,清楚不假,但既乏幽默感,也無想象空間,自然難以望格林斯潘含糊其辭的“格式風格”項背。
但在敏感的資本市場,坦率有時並不是美德。言辭過於直白的一個糟糕後果,往往會引起市場的恐慌,進而在股市上捲起滔天巨浪。
因此,在這個問題上,深諳資本運作之道的財政部長保爾森要清楚許多。這位前高盛集團的董事長在最近一系列講話中,雖然承認美國經濟面臨困難,增速會下降,但總會話鋒一轉地強調,美國經濟仍富有彈性,經濟基本面仍是穩健的,美國不會陷入衰退,最終會渡過難關。
坦承不太熟悉資本市場的總統布什,也多次信心滿滿地宣示,美國經濟雖然面臨困境,但他仍對美國經濟前景充滿信心。
然而,事實勝於雄辯,從2008年年初布什政府的一系列舉動—緊急出臺一攬子刺激經濟法案,緊急約見國會領導人商討對策;再到美聯儲最近連連出臺緊急救市措施,人們都可以看出:美國經濟不容樂觀,衰退並非杞人憂天。
美國經濟有衰退之虞,最直接的證據,就是近期一系列的經濟資料顯示:次貸危機仍在惡化,且正外溢至美國經濟的各個方面,衝擊到美國整體經濟走勢。
首先,房市降溫仍在持續。2007年的新房開工量同比下降了25%,是自1980年以來的最大降幅。2008年1月新房銷售量已降至1995年2月以來的最低點。
其次,收入減少、消費不振。計入通脹因素,工人平均每週工資12月同比下降了0。9%,為1990年以來的最大降幅。《財富》雜誌的調查顯示,48%的被調查者在過去一年已經減少消費開支。美國是一個“消費型”社會,個人消費開支佔美國國內生產總值的2/3,為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消費不振,美國經濟自然更加疲軟。
但是最具標誌性意義的則是美國失業率陡然上升,2008年12月美國失業率躍升到2005年11月以來的最高點5%,2008年2月就業崗位更減少6。3萬個,創過去5年來最大減幅。
2008年2月就業資料一公佈,坐不住的美國總統布什就緊急召開記者會,在承認美國經濟處於困境的同時,也安撫民眾,政府正在盡一切努力刺激經濟。
在房市降溫、次貸危機惡化、經濟增速放緩的情況下,低失業率幾乎已經成為美國經濟唯一的心理支撐,而失業率的陡然上升,使人們對經濟前景感到悲觀。
現在的伯南克表面果斷,其實也是在“摸著石頭過河”,並努力在通脹上升和經濟衰退的兩大風險夾擊下小心應對。對於當前高度敏感的市場來說,伯南克一招不慎,其帶來的影響將可能是災難性的。
從歷史經驗上看,在20世紀90年代初和21世紀初美國兩度經歷經濟衰退前,失業率都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上升。
美國全國經濟研究局主席、哈佛大學教授馬丁?費爾德斯坦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認為,基於失業率的快速上升,美國經濟可能將陷入“長期、深度和嚴重的衰退”。
※虹※橋※書※吧※BOOK。
第28節:華爾街衝擊波(28)
美國前財政部長、同為哈佛大學教授的勞倫斯?薩默斯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也持有類似看法,他警告:“衰退一旦發生,其程度之嚴重很可能導致自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來最糟糕的經濟局面。”
國際“金融大鱷”索羅斯則說得更加乾脆和直接,他認為美國正經歷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嚴重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