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心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63部分,反轉人生,美麗心點,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979。 差距
說起國內的鋼鐵企業,尤其是涉及到特殊鋼材領域,當然要數寶鋼和鞍鋼,而這兩家企業的背景,居然都是出奇的一致,都是和日本人有著莫大的關係。
鞍鋼就不用說了,當年是在建國前,就是日本人留下的底子,雖然後來被蘇聯人給搬了個空,可是後來建國之後,咱們國內和前蘇聯關係好的蜜裡調油的時候,前蘇聯又把很多當年搬走的東西,給搬了回來,美其名曰是援建,其實是因為那些日本人的東西,蘇聯人已經看不上了,在前蘇聯發揮了幾年餘熱之後,就只能被淘汰了。
不過即便是這樣,這些日本破爛,在後來鞍鋼的發展過程中還是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
而寶鋼方面就更不必說了,因為鞍鋼在建國前被日本殖民時期,一陣亂挖,亂採,導致這裡的礦石儲量已經不行了,而且礦石的含鐵量也不是很高。
而建國後在攀枝花找到的鐵礦又是比較繁雜的雜鐵礦,所以國內的富鐵礦實在不富裕的情況下,國家就開始建設了寶鋼。
還把廠址設立在了浦海,說實話浦海的地理位置,和周邊的環境,真的很不適合發展重工業,但是出於要從海外大量進口鐵礦石的成本方面的考慮,國內還是把這個鋼鐵廠設立在了浦海。
再加上後來一系列的浦海方面出身的領導人登上了國家領導人的位置,出於本位主義的考慮,在那些年頭是沒少給浦海方面政策傾斜。所以浦海的寶鋼也是在那個年頭髮展的如火如荼。
但是說起寶鋼真正的發展。也是和那個喜歡在南邊畫圈圈的老人有關。當年正是他在日本出訪的時候,和日本的新日鐵提出的要求,而新日鐵才派人過來,幫助寶鋼實行了一系列的現代化改革,當然也給予了一部分的技術支援。
也正是這部分技術支援,再加上後來國家的政策扶持,這才讓寶鋼這個國內鋼鐵領域裡的後起之秀,在短短十幾年的時間裡。登上了國內鋼鐵行業老大哥的寶座。
而鞍鋼和寶鋼這兩家工廠,最出名的可不光是以產量取勝,還是以他們對特殊鋼鐵的冶煉能力而聞名。
寶鋼方面在特殊鋼領域是因為日本人轉讓技術,這就不提了。
單說鞍鋼,在建國後,北省作為全國重工業基地的時候,這個工廠輝煌過很長一段時間,甚至一直到改革開放時期,這家工廠都是全國聞名的鐵老大。
當年很多紅二們,都是拿著領導的批條。以成本價,甚至是低於成本價的價格。從這裡拿走鋼材,運到南方轉手就大賺一筆。
可是他們賺了一筆,南方得了實惠的同時,可是把鞍鋼給坑慘了,這樣賠本賺吆喝誰受得了啊?
可是沒轍,當時是計劃經濟,怎麼經營,都是領導說了算,所以大家不樂意,也只能忍著。
再到後來,改革開放,南方經濟崛起,尤其是寶鋼在國內政策的支援下,迅速的崛起,鞍鋼迅速的走向了沒落。
當年給人白乾,現在自己的資源快空了,又沒有國家的政策扶持,鞍鋼差點就在短短几年之內,走到破產的地步。
還好北省這邊還有個北海艦隊基地,還有北海艦隊,所以鞍鋼就又和海軍方面搭上了關係,開始專門生產軍用特殊鋼,而且還專門去德國的蒂森克虜伯方面引進了一些技術。
這才勉強靠著軍方的訂單是緩過了神來,不過二十年過後,當年的鐵老大的位置已經換了個,在這個行當裡,寶鋼這個後起之秀無疑成了國內的老大,而鞍鋼則是成了跟班小弟。
不過在特殊鋼市場領域,這兩家企業,還是不分伯仲的,要說起來,鞍鋼的特殊鋼冶煉能力,比起寶鋼來還是要強一些的。
寶鋼是從日本人哪裡得來了一些技術支援,可是那都是日本人七十年代的技術了,雖然那時候是在國內處於領先,可是後來寶鋼的人也一樣不思進取,根本就沒有對技術進行過深度研究發展,所以他們的特殊鋼才還是停留在那個階段。
而鞍鋼這邊雖然從德國引進技術的時候,也被克虜伯是卡過不少脖子,可是畢竟德國人的技術還是要比日本人稍稍過硬一些,所以他們在國內出產的特殊鋼,還是很有口碑的。
只不過之前,他們的特殊鋼產品,一般都是專供軍隊,很少像民間市場供應,所以知道的人不算多。
這王部長,這次來北省就是專門奔著鞍鋼來的,之前他去寶鋼那邊考察了一圈,可是考察的結果令他很失望,寶鋼現在就是一個以量取勝,而且是靠國家政策扶持的企業。
在自己的獨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