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青地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6章 天大功績,傳家之寶,天青地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林族長,林海聽了林深的話,頓時大悟。順風順水的時間長了,已經忘記了當年遭災的時候,大家吃草根,吃樹皮的慘狀。什麼都沒有糧食重要,在荒年的時候,手捧著銀子金子都買不來糧食。
林族長摸摸花白的虎子,滿臉笑意,對兒子很是滿意,居安思危有遠見,正是族長的好人選,呵呵笑道:“不枉我這麼多年培養你,居然能夠最到居安思危,適合成為一族之長了。”
林海聽了,也附和說道:“大哥深謀遠慮,遠不是我能比得上的。是啊,的確是這樣,居安思危。種田就是靠天吃飯,風調雨順,自然五穀豐登;若是遭了水災,旱災,蝗蟲災,那就是顆粒無收,流離失所。”
林深被老父親和林海的誇獎誇得有點不好意思,連忙說道:“呵呵,我就是多想了一點。”
林族長,林海,林深三人商量了很多,林海終於安心回去了。路途經過村子裡的學堂,裡面傳來朗朗的讀書聲。
林海眯著眼睛,彷彿回想起小時候父親教他和村子裡孩子讀書的情景。想到這,林海便去了祠堂,跟看管祠堂的的林石頭行禮之後,就進來祠堂。
林海跪在蒲團上,給列祖列宗磕頭,感謝他們,並且告訴他們這一年林家的情況,以及林家未來的希望。家裡的一切都是當初父母顯靈才發展起來的,所以家裡一有好事兒,就會跑到祠堂給父母和列祖列宗上香。
三日後,西瓜苗育好了。便對著父親說道:“爹,你去告訴族長,西瓜苗已經好了,讓他們過來拿吧。”
“哦,吃過早飯。我就過去。”林海笑呵呵說道,這兩天村子裡人經常有人打探,被問得多了,早點分出去,心裡也能輕快很多。
果真一刻鐘沒到,村裡人全部來了。一家十盆,五盆的西瓜苗分出去。林海家裡自己留了三十盆。
莫掌櫃親自過來要走了兩盆,想弄回去種植,看看和他們家自己的西瓜有什麼區別。這是劉半城受益的,種西瓜這麼賺錢。若是他能自己種,那是最好不過了。
林漱玉家給了舅舅十盆,自己還剩下十八盆。林海決定種的稀疏點,整整種了八十畝。
土地的泥土非常肥沃,耕作精心,稀疏的種植,可以讓西瓜苗充分吸收養分,長出更多更好的西瓜。
西瓜這種作物。並不能當飯吃,只不過是上層社會的消費品,對秦大人和齊大人的政績並不能增色很多。可紅薯玉米就不一樣了,這些可是當糧食吃的,計在千秋。
這兩樣農作物的種植,直接參與進去的是林漱玉,小衛,戒嗔。但林漱玉是個姑娘家,她也不想惹麻煩。就把父親推了出去。只是每次跟著秦大人,齊大人出去的時候。她跟小衛跟著,幫忙指導種植。
紅薯下了地,種的同樣稀疏,土地整理的很好。林漱玉家裡的兩千斤紅薯吃了百斤,剩下的一千九百斤,種了一百畝地。
等到這一百畝的紅薯苗長大了,可以摘了紅薯杈子,以此種方式放置。半個月之後,茂密的紅薯杈子又種植了六百畝,林漱玉家裡總共種植了七百畝的紅薯。林漱玉有預感,明年這些紅薯會給她帶來巨大的受益。
清泉村的其他人,頂多種了十幾畝,先試試先。秦大人和齊大人則是用了自家的田,各種植了一百畝,這可是他們以後政績的本源了。什麼叫做利國利民啊,讓百姓吃飽肚子就是天大的利國利民。
至於玉米,林漱玉一家就種了一百畝。家裡剩下的田,正好是百畝的水田,全部用來種植水稻。
今年還算是風調雨順,後院的早熟西瓜,比去年還早了五天上市,只給林海留了五十個西瓜,另外的五百多個西瓜,全部被劉半城帶走了,價格和去年一樣,兩百文一斤,就後院的西瓜就有了兩千兩的進賬。
這五十個西瓜,林海親自給府城的秦知州送去了十個,給縣城的齊大人送去了十個,給黃捕快送去了五個,給何大夫送去了十個,家裡只剩下十五個,過過嘴癮。
隨後半個月之後,大田裡的西瓜大量成熟,劉半城的收購價一百二十文一斤,雖然比去年便宜了很多,但大家也能接受,但這個價格只是林漱玉家裡育苗種出來西瓜。自己家裡育苗種出來的西瓜,只能賣出五十文的價格,因為味道比林漱玉育苗的西瓜差多了。
果真今年不僅有劉半城貴過來買西瓜,還有府城,天京的一些人過來購買,不過最好的西瓜源大部分在劉半城這裡,所以今年賺的最多的還是劉半城。
清泉村的收入再次震驚了整個府城,甚至更遠的地方,也都聽說了種植西瓜致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