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江風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山海經介紹,麒麟武神,楚江風雪,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山海經(重要古籍)編輯?[shān hǎi jīng]

《山海經》是中國先秦重要古籍,也是一部荒誕不經的奇書。該書作者不詳,現代學者均認為成書並非一時,作者亦非一人。[1-2]

《山海經》傳世版本共計18卷,包括《山經》5卷,《海經》13卷,各卷著作年代無從定論,其中14卷為戰國時作品,4卷為西漢初年作品[1] 。山海經內容主要是民間傳說中的地理知識,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產、藥物、祭祀、巫醫等。儲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媧補天、精衛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膾炙人口的遠古神話傳說和寓言故事。《山海經》具有非凡的文獻價值,對中國古代歷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話等的研究,均有參考,其中的礦物記錄,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關文獻。[1-2]

《山海經》版本複雜,現可見最早版本為晉郭璞《山海經傳》。但《山海經》的書名《史記》便有提及,最早收錄書目的是《漢書·藝文志》。至於其真正作者,前人有認為是禹、伯益,經西漢劉向、劉歆編校,才形成傳世書籍,現多認為,具體成書年代及作者已無從確證。[1-3]

《山海經》影響很大,也頗受國際漢學界重視,對於它的內容性質古今學者有著不同的認識,如司馬遷直言其內容“餘不敢言也”,如魯迅認為“巫覡、方士之書”。現大多數學者認為,《山海經》是一部早期有價值的地理著作。[1] [4]

中文名山海經

作 者佚名

年 代先秦

體 裁散文

類 別古籍文獻

主要內容民間傳說中的地理知識及遠古神話

目錄

1簡介

2編章結構

3文獻價值

? 地理學

? 神話學

? 民俗學

? 宗教學

? 歷史學

? 科學

? 文學

4版本情況

5資料知識

1簡介

編輯

《山海經》是一部記載中國古代國神話、地理、植物、動物、礦物、物產、巫術、宗教、醫藥、民俗、民族的著作,反映的文化現象地負海涵、包羅萬匯。除了儲存著豐富的神話資料之外,還涉及到多種學術領域,例如:哲學、美學、宗教、歷史、地理、天文、氣象、醫藥、動物、植物、礦物、民俗學、民族學、地質學、海洋學、心理學、人類學……等等,可謂**宏肆,有如海日。在古代文化、科技和交通不發達的情況下,《山海經》是中國記載神話最多的一部奇書,也是一部地理知識方面的百科全書。

大約是從戰國初年到漢代初年,楚國和巴蜀地方的人所作,現代中國學者一般認為《山海經》成書非一時,作者亦非一人,是一部上古時期荒誕不經的奇書,也有人認為是古代山水物志。經西漢劉向、劉歆父子編校時,才合編在一起。[5]

全書18篇,《山經》五篇是為一組,以四方山川為綱,記述內容包括古史、草木、鳥獸、神話、宗教等。依南、西、北、東、中的方位次序分篇,每篇又分若干節,前一節和後一節又用有關聯的語句相承接,使篇節間的關係表現的非常清楚。

《海經》中的《海外經》五篇是為一組,主要記載海外各國的奇異風貌;《海內經》5篇為一組,主要記載海內的神奇事物,《大荒經》五篇為一組,主要記載了與黃帝、女媧和大禹等有關的許多重要神話資料,反映了中華民族的英雄氣概。《海經》以上每組的組織結構,皆自具首尾,前後貫串,有綱有目,除著錄地理方位外,還記載遠國異人的狀貌和風格。第18篇《海內經》是《山海經》地理狀況的總結,總結中國境內地理形勢分野、山系、水系、開拓區域分佈;農作物生產;井的發明;樂器製作;民族遷徙;江域開發以及中國洲土安定發展形成的基本格局。

《山海經》全書記載了約40個邦國,550座山,300條水道,100多位歷史人物,400多個神怪畏獸,該書總體按照地區不按時間把這些事物一一記錄。所記事物大部分由南開始(《大荒經》由東開始,故有學者認為是南、西、北、東的方位順序與遠古上南下北同,故《大荒經》由東開始,則可能是後人的改動調整),然後向西,再向北,最後到達大陸(九州)中部。九州四圍被東海、西海、南海、北海所包圍。古代中國也一直把《山海經》作歷史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爭鸞

昔在野

我原來認識的人都變成了大佬

白孤生

科技:先別死我要改變世界

我不想當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