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江風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山海經介紹,麒麟武神,楚江風雪,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待,是中國各代史家的必備參考書。由於該書成書年代久遠,連司馬遷寫《史記》時也認為:“至《禹本紀》,《山海經》所有怪物,餘不敢言之也。”對古代歷史、地理、植物、動物、文化、交通、民俗、神話等研究,均有重要的參考價值。關於《山海經》全書涉及的地域範圍及相關物事虛實,歷來眾說紛紜。很多學者都認為是一次國家地理大普查之後的文獻記載,有一些確實能確定下來,比如黃河、渭河、華山等等,地理位置與現實的大體一致。事實上,即是是《五藏山經》,也與整體格局和現實的山川不合,至今為止,尚未有誰能令人信服地將這些山川一一坐實。然而,《五藏山經》所描述的山川有些是存在的,特別是《中山經》裡的山,《五藏山經》(即“山經”)本是以一些真實的山川為基礎來敘事的,但說到荒遠無稽的極地,已是無能為力,只能憑藉想象向壁虛構了。
2編章結構
編輯
《山海經》方點陣圖
《山海經》方點陣圖[6]
在班固《漢書·藝文志》中,著錄有“《山海經》十三篇”,並將其列為“數術略”中“形法”類之首,但所列僅目,內容早佚。傳世《山海經》全書篇幅不大,不到三萬二千字,包括《山經》和《海經》兩大部分。
《山經》分為《南山經》、《西山經》、《北山經》、《東山經》、《中山經》5個部分,故《山經》又稱作《五臧山經》(或作《五藏山經》,臧、藏為古今字)。《海經》分為《海外經》、《海內經》、《大荒經》。《海外經》包括《海外南經》、《海外西經》、《海外北經》、《海外東經》4個部分;《海內經》包括《海內南經》、《海內西經》、《海內北經》、《海內東經》4個部分;《大荒經》包括《大荒東經》、《大荒南經》、《大荒西經》、《大荒北經》、《海內經》5個部分。
《山海經》的篇章結構與眾不同。除《大荒經》以下五篇外,其方位展開順序不是習以為常的東、南、西、北,而是有悖常法的南、西、北、東。蒙文通曾經據此為論據之一指出,《山海經》是古代南方(即古巴蜀和楚)人的作品,故在篇章安排上以南方為首,後人也多襲其說。但是,先秦典籍甚多,經現代學者梳理後,並未見到有與此類似的事例,因此,倘若單憑此點,今人少有采信。[3-4] [7]
《山海經》內容編目
山經
01南山經
02西山經
03北山經
04東山經
05中山經
亦稱“五藏山經”
海經
06海外南經
07海外西經
08海外北經
09海外東經
亦稱“海外經”
10海內南經
11海內西經
12海內北經
13海內東經
亦稱“海內經”
14大荒東經
15大荒南經
**荒西經
**荒北經
18海內經
亦稱“大荒經”
3文獻價值
編輯
山海經壁畫
山海經壁畫[8]
《山海經》是一部充滿著神奇色彩的著作,內容無奇不有,無所不包,蘊藏著豐富的地理學、神話學、民俗學、科學史、宗教學、民族學、醫學等學科的寶貴資料,它的學術價值涉及多個學科領域,它大量地、有條序地記載了當時中國的自然地理要素及人文地理的內容,如山系、水文、動物植物、礦藏、國家地理、經濟、社會文化風俗等,細心鑽研,深入探討,就不愁沒有新發現。[9-11]
地理學
山海經.女人國(國皆女子)圖
山海經.女人國(國皆女子)圖[12]
《山海經》雖然不是純粹的地理書,但其地理學內涵是第一性的,它從各個方向有秩序、有條理地記敘各地的地理特徵,包括自然地理特徵和人文地理特徵。
首先,《山海經》有自然地理記述。這包括記載了許許多多的山,如“堂庭之山”,“杻陽之山”,“青丘之山”“箕尾之山”等,而每座山的命名是根據山的地貌而定的,這些山也體現了山系的走勢;以及極其豐富的水文記載,河流大都記明瞭源頭和注入之處,河流的發源地可以在某一山麓,而它的注入處卻遠離此山,記述者對於水文的記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