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恩報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部分,烽火智囊,知恩報恩,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研究,屬第二處,主任陳布雷。此後,他的行蹤,大處而言,就是武漢、重慶、南京,一直到自裁身亡。
他平時主佐文字文案,偏重思想、文化等,而非軍事——蕭贊育《在侍從室共事的一些印象》談到,陳布雷先生作為幕僚的作業性質,重心是文字工作而非其他。那是蕭贊育和佈雷先生首次見面於牯嶺,聊天閒話,首先他略述身世、身體及其興趣,並說,此次蔣介石要我跟隨在他左右,是要我幫忙他文字方面的工作,而不是要我幫他處理政務或預備要我做其他的事情。 。。
老派幕僚的最後餘光(3)
他隨蔣先生出行,每到一處,一有空閒,就是買書,像《陳後山詩注》就在南昌買得,所購圖書多為四部要籍以及英美近代史等文史類圖書。
1935年是他幕僚作業極為繁劇的一年。大致行程是漢口、重慶、貴陽、昆明、箇舊、開遠、重慶、成都、峨眉山、上海、浙江慈溪……
4月份他從漢口飛往重慶,住在上清寺農村。這期間他和四川軍政文化界接觸很多,他對四川人的感覺:“覺川人之穎慧活潑實勝於他省,而沉著質樸之士殊不多覯。模仿性甚強,亦頗思向上,然多疑善變,凡事不能從根本上致力。文勝於質,志大而氣狹。”
這種看法和意見,他也作為心得貢獻於蔣介石之前。因而蔣介石初到四川,即以質樸誠信來勖勉川人,目的是勸勉川人服從軍政系統。
有趣的是差不多在相同時間,郁達夫發表文章,對浙江人脾性力斥不留情面。“浙江自古是文化燦爛之邦,不過近幾十年來,弄得萎靡不振,鬼怪橫行。市民只知道喝喝茶、買買菜,無反抗心,無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