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兜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章 妙宜,烏夜啼,兜兜麼,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十章妙宜
景辭笑呵呵將茶杯送到他嘴邊,討饒說:“三少爺大人有大量,且原諒則個。再不喝水,一會眼淚都要哭幹了。不就是打二十板子麼,男子漢大丈夫,打了便打了,在家養上三個月,又是一條好漢。”
“什麼叫才二十大板——哎喲……爺的屁*股喲…………”景彥聽她這話,一激動扯著傷口,又是一陣哭。“有膽子你試試,站著說話不腰疼。”
景辭笑道:“我可沒有三少爺那樣大的本事,惹得祖父同父親開堂會審。說吧,你這又是幹了什麼趕雞攆狗的大事了,氣得父親要這樣教訓你。”
景彥支支吾吾看腳下,“沒……沒得什麼大不了,就是在湯泉山的時候,跟著太子溜溜馬、出了趟門。”
“就這些?”景辭斜她一眼,顯然不信,“就為這個,父親便打得你十天半個月下不來床?那我可不依,我這就去問父親,怎就如此狠心,一點小事,何至於此?”作勢起身要走,景彥忙不迭拉住她,又扯上屁股肉,疼得齜牙咧嘴,“別別別…………別去…………小滿,這天下無不是之父母,父親打我也是為著小懲大誡,小懲大誡…………”
“噢?究竟是怎麼個小又是怎麼個大?你不給我說明白了,我還去找父親問去。”
“就是…………就是陪太子在山下遛彎兒呢,突然遇上一隊商販,說北邊有幾個蒙古人細作,殺了人搶了東西就跑…………”他看她一眼,迅速低下頭,看著床邊紅漆小圓凳,悶頭悶鬧地說,“我和殿下便領著隨行禁衛,去……去追……誰知道這一追就追出了函谷關,倒真遇上了一隊不會說漢話的,殿下說斷定必然是蒙古人派來的細作,便…………我便跟著殺了上去,那蒙古人哪有北邊兒人說的厲害,一隊十三人全叫我們殺光了,割了頭顱掛在馬脖子上帶回來領賞——”他越說越興奮,誰知一抬頭,景辭已全然變了臉色。
氣焰又落下來,“我本想著函谷關內屯軍十萬,這小小出了一回關,也不打緊,蒙古人不敢來。”
景辭氣得擰他耳朵,“關內屯軍十萬,那是一字排開都守著城門看著你們跑馬追賊嗎?西平駐軍三萬,光離湯泉山就五十幾裡,更不要說函谷關。我瞧你就是個豬腦子!也不想想,殿下上趕著出去殺蒙人,你不攔著也便罷了,還攛掇著去,我看衝在最前頭的就是你——”
“哎?你怎麼知道,我跟你說,我可厲害了,那一刀下去…………哎哎哎輕點兒輕點兒,耳朵斷啦!”
景辭真叫他氣得頭疼,“就知道逞英雄!你這腦子裡究竟裝的是什麼,幾時肯捨得拿出來用一用?若有個萬一,你死了不打緊,連帶整個國公府都要遭殃。再往大了說,這就是動搖國本,誅九族都不為過。看來父親那二十大板還沒打醒你,明早我就同父親說,青巖嫌板子打得不痛快,還要討二十板,就在院子裡打,叫下人們都來瞧,看你以後還有沒有臉面出門。”
“可千萬別,好姐姐,我知道錯了,我這不是嘴硬麼。你要不解氣,再扇我兩巴掌,消消氣嘛。”這是個沒臉沒皮的人,眼淚還沒幹呢,就咧著嘴抓著她的手抽自己耳刮子,“後來回程就遇上錦衣衛僉事徐金元徐大人,徐大人抱著太子的腿哭得可嚇人,說這事要是傳出去,隨行的人都得掉腦袋。我當時就後悔了,可是徐大人說只要殿下應允,這事就當沒發生過,太子未出城,只是在山腳下遛馬,忘了時辰。”
景辭道:“一個從三品的僉事能有這麼大能耐,把這事捂得嚴嚴實實?”
景彥道:“我當即也是不信,但殿下說死馬當活馬醫,徐金元要敢食言,先活剝了他。結果真是一絲風沒透出去。不過我傻嘛,爹是慣會套話的,三句話就露了馬腳,讓打成這副模樣。”
景辭伸出手來,纖細的指頭點一點他眉心,“你呀,就是活該。”
景彥不服,“小爺這也是有貴人相助,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景辭笑,“貴人是誰我不知道,眼前倒是有個傻人。”
而景彥命中的貴人乘一頂小轎入了勾欄衚衕,西院琵琶樓紅燈高照,燈下一位溫潤如玉的秀才公子,頭戴四方平定巾,身穿五蝠捧壽紋大襟袍,大廳裡三教九流滿座,悉悉索索便猜是哪一家養尊處優的公侯王子,也不知是誰道破天機,他緩步上樓,聽聞身後一聲嘲諷,“真不知如今是什麼世道,太監也來逛妓院睡婊*子。”他卻恍若未聞,朝迎上來的待客老鴇微微頷首。
那老鴇滿臉堆笑,身上的香粉燻人,春山跨一步橫在中間,擋她的路。“叫你們趙妙宜姑娘出來見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