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宮格夫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七十八章 朕就是個場外觀眾,劉協:我真的只想禪讓啊!,九宮格夫妻,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劉協:我真的只想禪讓啊!

鄴城易手,這柄曾經高懸於朝廷頭頸之上的利刃,終於算是握在了朝廷的手裡,中原大地一時間處處歡歌,治下百姓載歌載舞,卻是乾脆已經開始迎接和平了。

當然,事實與百姓的認知是有一定的偏差的,自古以來,得河北、中原者就差不多是相當於得了天下,包括劉秀時代也是如此,然而經過東漢這二百年的發展,長江流域得到了開發,不但人口暴增,冶鐵等技術的發展也已經差不多追上來了,這在客觀條件上給天下的南北相抗打下了基礎,長江以南已經沒那麼好統一了。

更重要的是,隨著鄴城的易手,曹操與朝廷的矛盾卻是更加深重了,甚至都不好說這鄴城到底有沒有落在朝廷的手裡。

進入鄴城之後,曹操第一件事就是封存府庫、戶籍,然後發動俘虜降卒修建魏國公府,這麼大的一場仗,居然連朝都不回了,只是派夏侯惇代替自己回朝廷敘職,還提出要將自己的家眷接來鄴城定居。

當然,他是魏公麼,本朝以來確實少有這麼囂張的臣子,但本朝以來還沒有國公呢,魏郡法理上就是人家的家,人家在自己的家裡那當然是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朝廷也管不著。

然而他將兵戈止於魏郡,不但不繼續追擊袁尚的敗兵,反而大開方便之門,乾脆讓他毫無損失的逃回了南皮,就差直接給袁尚提供糧草了。

按理來說,鄴城都已經拿下了,至少冀州南部都是可以傳檄而定的,但曹操卻就是不傳這個檄文,名義上承認他們都是漢臣,卻壓根不給他們正式任命,一時間清河、鉅鹿、趙國三郡的太守縣令們都有一點迷茫,頂著個漢臣的名頭,卻不知自己到底應該歸誰去管。

此外,鄴城作為袁紹的大本營,多年來積攢冀、幽、並、青四洲錢糧,其富裕程度應該說是還要遠在江陵之上的,再加上甄逸此前給他的,以及冀州之地,因為豪強世家太多,袁紹袁尚又對他們過於寬容,現在面對曹操的易主肯定是要交大筆的買命錢的,可以說曹操現在當之無愧是朝廷最有錢的人,朝廷,是肯定沒有他有錢的。

而朝廷這邊還在修運河、修皇宮,要供應將近五百萬老公的口糧,即使劉協以公私合營之法解決了分地的問題,又開始賣專賣許可證收到了不少的錢糧,但是實話實說,這麼大的花銷依然是有點入不敷出,捉襟見肘。

結果曹操卻跟個守財奴似的,一分錢也不給朝廷,還說要把錢都花了,在鄴城建一個全國最大的冶鐵中心,從農具生產到武器、鎧甲生產他都要包圓,甚至於他的錢還不太夠呢,希望朝廷能支援他一點。

這養寇自重養得還敢再明顯一點麼?就連稍微有見識一點的百姓也都明白曹操的心思了。

當然,也可以說事到如今,曹操非如此已經無以自重了天子的這一手鹽鐵合營之策,直接將曹到了死衚衕,只能開始耍無賴了。朝廷的重臣之中,對此也都是半喜半憂。

而就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此前在冀州兵敗卻沒身死,在親衛保護下跳河保住了性命的魏延成功逃回了許都,理所當然的就掀起了一場全新的風暴。

議稅閣中,尚書檯官員統一站在了左側,荀悅、楊彪、張宇、劉備等人站在了右側,很自然的就開始了新一輪的混亂爭吵。

對此,劉協這幾天已經適應了,這種議事模式是荀彧辭職之後的常態,雖然還不完善,還很混亂,但畢竟還是照著劉協所期望的方向走的,心想著,等以後遷都,有了更大的地方重新將這些亂七八糟的衙門好好規劃規劃,應該就差不多了。

可惜,劉協沒研究過明史,否則應該就能看出來,這種議事的結構真的非常像明朝司禮監和內閣的關係,只不過他的司禮監不用太監而已,而群臣,則自動的將荀悅這個中書令,代入到了司禮監掌印的這樣一個位置。

嗯……如果劉協上高中歷史課的時候稍微認真聽一點就應該知道,明朝差不多可以說是君主專制的頂峰了,皇帝幾十年不上朝,都沒人架空得了他,也基本沒出過內部將領造反。

嗯……雖然明朝的毛病更多,好多事兒更噁心,但這畢竟不是頂層決策設計的鍋。

本來,這樣的吵架會議劉協大多數時候壓根都是不聽的,反正荀悅加楊彪兩個人肯定是能壓制尚書檯的,非常符合劉協的設計,至於國事本身,他大多時都聽不大懂,而且為了君主立憲這個目標,他已經下定決心以後儘量少去幹預國事了。

然而此事既然涉及到曹操,他好像不聽一聽又不太合適,沒忍住,就出來旁聽了,而這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海賊:開局神奇海螺,四皇都虛心

初日之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