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一把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五十六章 該換我輩掌燈了,這個明星很想退休,幼兒園一把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伸出右手想要握手,宋應星則本能的抬起雙掌,想要作揖。
兩位偉大的老人皆愣住了。
——惺惺相惜。
當二人四手相握的一刻,很多網友不知道為什麼,只覺得無比動容。
“期期哭!期期哭!我一個大老爺們每期都哭!”
“看得我頭皮發麻!”
宋應星眼眶發紅。
“您怎麼啦?”袁老關心道。
宋應星抬起頭道:“我就是激動。”
駱墨在一旁道:“袁老,我記得,您有一個禾下乘涼夢?”
宋應星問道:“禾下乘涼?”
袁老點了點頭,道:“我夢見,我們試驗田裡的水稻,長得有高粱那麼高,每個人都可以坐在稻穗下乘涼。”
“天下富足,禾下乘涼的夢想,我年少的時候也有。”宋應星道。
“讓人們吃上更多的米飯,不會再捱餓。”袁老道。
“好!好!好啊!”宋應星連說三聲。
二人對視一笑。
“先生,能……給我一株稻子嗎?”宋應星懇切地道。
“可以。”袁老立刻從試驗田裡取下了一株。
宋應星拿著水稻,眼神中彷彿自己在觀看的是人間至寶,是最珍貴的東西。
在走回通往古今的光橋前,他笑著道:“我無憾了。”
他衝駱墨作揖,駱墨趕緊回禮,道:“宋先生,您放心,古有《天工開物》,今人繼往開來。”
宋應星欣慰一笑,手持飽滿的稻穗,踩著自己破舊的草鞋,面板黝黑的他,一步又一步的走向光橋。
邊走邊唸叨著:“天下富足,禾下乘涼,了不起,了不起啊!”
一扇光門在此刻關閉,光橋就此消散。
駱墨給這一期的末尾,加入了兩句話。
“我們無法抵禦浪潮,但永遠記得燈塔。”
“該換我輩掌燈了,兩位先生,好眠。”
(ps:第一更,求月票!另,大家感興趣的話可以去一些短影片裡搜一下《典籍裡的中國》,看一些片段,文中部分內容有我自己的修改和加工,累累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