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44章 進軍生物,如何炸掉月球,駕霧,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專業裝置和研究環境都容易實現。研究人員就得費一番心思。楊永誠不需要擁有太豐富創新能力的,他想要那種能按照導師要求分毫不差完成工作的人。因為他腦袋裡的技術已經能保證正確。

這麼做雖然無法讓所有人領悟含義……卻也沒必要天下皆知,畢竟是公司機密技術。此外還能提升效率,一路順暢的走下去,並將研發成本儘可能的降低。要知道幹細胞研究也是燒錢的活兒。

以往美國聯邦政府的研究撥款都是十億的數量級,但收效甚微。楊永誠就不能在“摸索”上浪費太多資金,幸運的是,對於他,可以直接跳過“摸索”的過程,沿著正確步驟開進,直到突破。

說是短期專案,其實是建立在已經獲得正確結論的前提上。

楊永誠自己也迴歸一段難得的“返校”時光。就是回到圖書館,認真研讀生物醫學專業方面的書籍。和他人慢吞吞領會的方式不同,他的方式非常的誇張——摸到一本書,不停的翻,幾分鐘後結束

在旁人眼裡,他好像在找什麼資料。但他自己清楚,他已經記憶並理解了裡面的內容。當初那團怪異光芒對他影響至今,除了腦袋裡的知識愈加清晰外,他的思維和記憶能力也在增強。

他看一本書可以像掃描一樣快速。

越簡單速度越快,甚至可以跳躍。深奧一些的,他的速度會減緩——但很少會去接觸這型別的。他只需要掌握基礎,達到能夠理解未來技術的程度,再按照準確的步驟去實施,便大功告成。

他的反常,倒是讓勞倫斯博士很關心。

自從上次3d印表機引起全世界關注後,mit和維蘭德工業都被譽為業界翹楚,參與的研究人員也是行業拉攏的焦點。而發揮重要作用的楊永誠,現在已經是學院的名譽博士,如新星般耀眼。

只不過勞倫斯發現,這名“博士”的興趣轉到了其他方面。

“你在學習生物技術?”找到個機會和他坐下來,勞倫斯頗有意外的望著他手裡一摞專業書籍。

“是的。”楊永誠翻完了一本書的最後幾頁,很嚮往的說:“幹細胞工程真是令人充滿期待的領域。”

“你想從事這領域的研究?”

“為什麼不呢?它很精彩。”楊永誠再翻其他的書。

勞倫斯確定自己沒聽錯:“幹細胞技術?”

“是的。”楊永誠也不意外勞倫斯的表現,他說:“你並不是第一個吃驚的人,我相信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勞倫斯點頭:“看來你還是玩真的。”

“沒錯。”楊永誠又看完一本,他現在能同時兼顧兩件事情。這還得多謝沃夫維茨教他的方法。

楊永誠放下書,開個玩笑:“或許還能再拿個名譽頭銜呢。”

勞倫斯笑了:“如果你能帶領幹細胞技術變革,頭銜輕而易舉。諾貝爾獎都是囊中之物。”

“爭取吧。”楊永誠一直很有自信,忽然想起:“能給我介紹幾位與生物細胞領域的專家嗎?我記得mit在這方面還挺出的,你們不是有研究小組改善了培養幹細胞的基質嗎?思路很不錯!”

勞倫斯很爽快的答應:“我會幫你牽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異維度遊戲

最終永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