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3 章 地理歷史農業11
南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 173 章 地理歷史農業11,秦皇漢武看我校歷史作業評選,南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俺沒聽過啊。”
那神蹟說的白稻是啥嘞?
【白稻也叫再生稻,它標誌著從南北朝起,華夏農業開始研究雙季稻田,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一年兩熟稻。
這種高度較低,枝葉稀疏的再生稻,對水、肥、陽光需求比較高,其長處是一茬長兩次。
正月種五月收穫,收穫時只割稻株三分之一部分,然後按慣例施肥灌溉除草,等稻樁上的活性休眠芽再次生長,一月即可抽穗,兩月成熟。
唯一缺陷是第一茬比首次產量要低許多,現代再生稻第一茬畝產僅200-300斤,但它省下第一次育秧、播種的環節,節省時間勞力】
畝產200-300斤?相當於上田產量啊!
糧食產量一出,天下沸騰,多好的稻啊,後人怎麼能嫌棄呢?
王安石迅速換算,大宋上好良田水稻畝產約為2石(220斤)左右,還是比不上後世糧食,他慢慢地睜大眼望向天幕,後世第一茬糧食能收多少?
【再生稻在宋元時期發展到高峰,為填補再生稻缺陷,現在我們利用芋的無性繁殖模式,在再生稻基礎上研究出多年生稻。
像雲南大學農學院胡鳳益老師團的研究成果,就是利用長雄野生稻基因培育出的多年生水稻,把水稻變韭菜,割了一茬有一茬三茬四茬一直到十茬才結束生長,最重要的是它產量非常穩定,每茬早稻畝產1200斤,晚稻畝產800斤】
多少?
早稻1200+晚稻800=2000斤?
一年畝產兩千斤!
答案浮出的那刻天下人紅了眼:多年生水稻到底怎麼研究出來的?求天幕指點!
無數意願滾滾湧向天幕,化為彈
幕從房進眼前飄過:怎麼得到多生稻?
啊?房進下意識地張了張嘴,怎麼得到多生稻?
花錢買啊!誰那麼無聊問白痴問題?
房進撇了撇嘴,把彈幕扔到腦後,語氣感嘆:【不知誰培育或者發現了再生稻,他是農夫還是官吏?
或者是某個手巧的婦人挑出的良種?
又或者那個小孩偶然發現的寶藏?
可惜史籍無名,再生稻在農書中也只有一句話:南方有蓋下白稻,正月種五月獲,獲訖,其莖根復生,九月熟。
無論是誰培育出再生稻,他都當得一句國士,為國增糧者,乃當世神農!】
神蹟避而不談的態度讓天下人失望不已,秦始皇咬牙下令:“請農家入朝為官,朕願以國士尊之。”
既然後人不願講,那他就尋找大秦的國土,不求一歲收兩千收,取半他已滿足。
而其他文人遺憾的同時,對後世取名能力非常不滿,多生稻多難聽的名,如此好稻該叫連綿稻或是福生稻才是?
如此才顯得祥瑞,方顯天佑華夏!
【粟稻品種雖多,但想應付自秦漢以來的第一個寒冷期,還是比較艱難,為保證生存糧食,黍粟麥麻五穀中,能適應各類氣候土地的麥得到廣泛推廣。
小麥能被人廣泛接受的原因,還因石磨樣式進化完畢】
天幕話剛落音,空中就出現各種石磨樣式,把臂式、轉磨式一眼就讓人覺得熟悉,畢竟自家裡院裡也擺著一個呢。
石匠見了神蹟展出的石磨,細細觀看後連連拍腿叫好:“對對對,就是這樣,上下磨交合配合,才能把料粉碎,好好好。”
旁人打斷他:“老石匠,別叫好了,你就說你能不能做吧?”
老石匠把臉一整:“怎麼不會?俺跟石頭打了半輩子的交道,怎麼不會打?”
神都把樣式送到眼前了,再不會他幾十年的石匠白當了。
“好,俺要一八區石磨。”
“什麼八區石磨,這是神磨。”
“對對對,那是神磨,別說錯嘍。”
【小麥蒸成麥飯很難吃,即使把它碾碎後煮熟,仍是拉嗓子難消化,為了消化它,石磨在一眾農具中成功出圈,成為世人磨粉的好幫手。
但好的幫手不是一蹴而成,石磨也經過幾代更迭才進化成今天的模樣。
戰國到西漢時期石磨是棗核齒紋:磨點以凹坑形狀為主,這種磨讓麵粉不能迅速外流,磨眼也容易堵塞。
東漢到三國時期磨面形狀全面開花:圓形、菱形凹坑齒紋,和錐點、旋渦輻射紋,以及東漢末年出現的四區、八區斜線紋。
這類行磨點效率比棗核強,但糧食顆粒常滯留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