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山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1部分,異時空-解放,尋找山吹,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些安排都是基於各國政府之間的協議。切斷與該銀行的關係不符合我們的最佳利益。”在一個烽火連天硝煙瀰漫的戰爭時代,連國家之間的互不侵犯條約都隨時可以廢棄的時代,英國財政部卻嚴守各國銀行家之間的協議,讓人不能不“佩服”英國人對法律的“認真態度”。問題是,在1944 年人們最終發現了德國獲得了清算銀行絕大部分紅利,英國的大方又不禁讓人生疑。
1943 年春天,麥基垂克“不顧個人安危”往來於各交戰國之間。儘管他既不是義大利公民又不是美國外交官,義大利政府仍然給予他外交簽證,並由希姆萊的秘密警察全程護衛著來到交戰國首都羅馬,然後經由里斯本搭乘瑞典船隻回到美國。4 月,他來到紐約與美聯儲官員進行磋商,然後他手持美國護照前往德國首都柏林向德國中央銀行的官員傳達機密的金融情報和美國高層的態度。
1943 年3 月26 日,加州眾議員傑瑞。沃里斯(Jerry Voorhis)在眾議院提出調查國際清算銀行的提案,試圖搞明白“一個美國公民擔任由軸心國設計和運作的銀行總裁的原因”,美國國會和財政部都沒有興趣進行調查。
到了1944 年1 月,另一個“好事”的眾議員約翰。考斐憤怒地表示:“納粹政府有8500 萬瑞士金法郎存在國際清算銀行。大多數董事都是納粹官員,而我們美國的金錢卻在一直流向那裡。”''
人們一直不理解為什麼瑞士能在四面戰火的環境下保持著“中立”,而同樣弱小的比利時、盧森堡、挪威、丹麥即使想保持中立,也難逃納粹的鐵蹄。其實問題就在於國際清算銀行位於瑞士,它的實際功能就包括美英的銀行家向德國提供戰爭融資以便使戰爭打得更長一些。
1944 年7 月20 日,在佈雷頓森林會議上,廢除國際清算銀行的議題終於擺到了桌面上。凱恩斯和懷特(Harry Dexter White)這兩位總設計師考慮到國際清算銀行在戰爭中的種種可疑行為,開始都曾支援廢除該銀行,但他們的態度很快久發生了變化。當凱恩斯敲開美國財政部長莫金撒的房門時,莫金撒吃驚地看著平素態度和風範都無可挑剔的凱恩斯情緒激動,滿臉漲紅,他用盡可能平和的口氣說他認為國際清算銀行應該繼續保持運作直到新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成立,凱恩斯夫人也在一邊遊說莫金撒。當覺察到莫金撒承受了要求解散國際清算銀行的巨大政治壓力時,凱恩斯退一步承認該銀行應該關閉,但是關閉的時機也很重要。莫金撒則堅持“越快越好”。
沮喪的凱恩斯回到自己的房間,立刻召集了一個英國代表團的緊急會議,會議開到凌晨2 點,凱恩斯親筆草擬了一封致莫金撒的信,要求國際清算銀行繼續運作。
第二天的會議上,莫金撒的代表團令人吃驚地透過了解散國際清算銀行的決議。
當得知這一決定時,麥基垂克立即給莫金撒和英國財政大臣寫信,強調戰爭結束後國際清算銀行仍然有很大的作用,但是他同時又表示國際清算銀行的賬目不能公開。事實上它的賬目從1930 年到現在的76 年中從未向任何政府公開過。
儘管麥基垂克在戰爭中的種種可疑行徑,他卻備受國際銀行家們的欣賞,他後來被洛克菲勒任命為大通曼哈頓銀行的副總裁。而國際清算銀行最終也沒有被解散。
戰後,國際清算銀行的活動更加隱秘。它是由一個被稱之為“核心俱樂部”的六七個中央銀行家組成,其中有美聯儲、瑞士國家銀行、德意志聯邦銀行、義大利銀行、日本銀行、英格蘭銀行的董事們,法國銀行和其它國家的中央銀行被排除在核心圈子之外。
“核心俱樂部”最重要的理念就是要把各國政府堅決排除在國際貨幣決策過程之外。瑞士國家銀行本來就是私有銀行,完全不受政府控制。德意志聯邦銀行幾乎和瑞士銀行一樣我行我素,在利率變動這樣重大的決策上也完全不和政府打招呼,它的總裁普爾甚至不願坐政府安排的飛機到巴塞爾開會,他寧願自己座他的豪華轎車到瑞士。美聯儲雖然受政府一定程式的制約,但是在貨幣問題決策上白宮和國會完全無緣致啜。義大利銀行在理論上必須接受政府控制,但它的總裁從來就是和政府不咬弦,1979 年政府甚至威脅要逮捕義大利銀行總裁帕羅。巴非(Paolo Baffi),在國際銀行家們的壓力之下,政府卻沒之奈何。日本銀行的情況較為特殊,但在80 年代日本房地產泡沫崩潰之後,大藏省對日本中央銀行的干預被形容成罪魁禍首,日本銀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