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必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部分,領導也是人,中國必勝,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著,神采奕奕走出豪華酒店,威風八面的樣子。我生怕撞著人家大駕,被擠翻踩扁,只得遠遠躲開,看著人家狼行虎步,走向高檔專車,彎腰鑽入車門,呼嘯而去。可沒過兩個月,再在街頭見著該領導時,情形卻已大變。過去簇擁左右的隨從早不知去向,領導形單影隻,站在秋風中,正望著街口的車流發呆。目光黯淡,面容憔悴,頭髮不再像從前那樣油光水滑,青幽可鑑,彷彿一夜間突然變白,亂成枯草一堆。我甚覺奇怪,以為自己眼睛老花,看錯了人,定睛細瞧,還真是那位領導。回家找出報紙,開啟電視,扭響收音機,才發現再沒有該領導的任何痕跡,我便明白是怎麼回事了。一打聽,領導果然已功德圓滿,走下戲臺,成了前領導。這戲臺上的官與戲臺下的官,區別就有這麼大。
想弄清誰是已走下戲臺的前領導,我還可免費教你一招。天黑時分,你到地方首腦機關大院門口去溜溜,若見有人守在門邊,睜大發紅的雙眼,戳著指頭去數進進出出川流不息的高檔小車,這人如果不是剛從精神病院裡跑出來的神經病,必然是下臺不久的前領導。這當然不是懵你的。你想想晚上又不是上班的時候,那些高檔小車們屁顛屁顛往機關大院裡跑什麼?還不是書記樓和常委樓就建在大院深處,夜幕降臨,正是密切聯絡領導的大好時機。前領導在臺上時,人家也是這個時候開著小車紛紛往他家裡跑,現在人已下臺,人家另有新歡,再不可能去扣他家門,他在家裡待得難受,不到這大門口來數小車,又幹什麼去呢?我認識一位前領導,他頭天退二線,第二天就悄悄住到了鄉下老家。有次我在鄉下碰見他,問他城裡生活條件那麼好,為何非得跑到鄉下來?他倒是開心,說鄉下有個大好處,死後不必燒成灰,可將老骨頭埋進祖墳裡,陪伴父母。留在城裡沒有這個待遇,還得天天晚上跑到大院門口去數人家的高階小車,自己眼睛老花,沒其他前領導的好視力,萬一數錯了數,就違背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了。
看多了官場戲臺上下的表演,有時我不免暗想,豈只官場,這個大千世界又何嘗不是一個戲臺?世間之人,不管為官為民,屬強屬弱,其實都是演員,在人生的戲臺上跑上那麼一圈,最後都得乖乖離臺,消失得無影無蹤。這讓我想起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這幽州臺曾是燕昭王招賢納士的黃金臺,懷才不遇的子昂高###立,茫然四顧,怎麼也尋不見燕昭王的身影,忽感天地悠悠,往者弗及,來者不聞,不覺熱淚飛灑,寫下這千古佳篇。反覆吟詠陳詩,我才意識到這幽州臺其實也是戲臺。這人立身於天地之間,有時難免自我膨脹,覺得自己有多麼了不起,不曾想在前無窮後無盡的時間裡,我們擁有的幾十年不過是短短的一瞬在左無際右無涯的空間裡,我們容身的這個世界僅為方寸之地。如果能經常想想這瞬間和方寸之外,還有連我們的想象力都無法抵達的悠遠浩瀚的時空,我們也許會重新審視自己,審視自己所處的這個戲臺。在這個戲臺上,無論你演的是小民百姓,還是帝王將相,到頭來都不過是微塵一粒,經不住時間的風輕輕一吹,就可吹得不復存在。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一輯 領導也是人(8)
這麼說好像有些悲觀。可悲觀點有什麼不好呢?中國人不信悲觀哲學,只喜歡樂觀哲學,連寺廟裡都有歡喜佛。照我說悲觀哲學有悲觀哲學的合理性,人懂些悲觀哲學,心懷畏懼,才有所為,有所不為。如果過於樂觀,目空一切,膽大妄為,什麼都敢做,什麼都做得出來,到頭來必然樂極生悲,樂觀不起來的。這是題外廢話,不必置喙。(本文選自《領導也是人》一書,作者:肖仁福。群言出版社2009年3月出版)
·世間三刑·
話說唐太宗駕崩,武則天儘管已做到才人級別,享受專員待遇,卻終因未給太宗生下一男半女,被趕出宮去做了尼姑。豈知女專員早跟太子李治有染,放下長線,待李治登位,又很快被迎回宮裡,憑著非凡的政治手腕,步步做上皇后。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武則天覺得幹皇后還不過癮,還想弄個皇帝的乾乾。卻遭到滿朝文武反對,理由大概有兩大條,一是武皇后不姓李,沒有皇位繼承權;二是生活作風有問題,嚴重違反皇宮紀律條例。武則天於是大興告密制度,動用周興、來俊臣和索元禮一大批鷹犬,以謀反等莫須有的罪名逮住反對者,大動酷刑,逼其招供。剁掉反對派腦袋,封住天下人嘴巴,武則天終於如願做上女皇。不過女皇到底是個明白人,要想穩坐皇帝寶座,還得把國家治理好,讓老百姓的日子過得下去。政治路線確定之後,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