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八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部分,草莽龍蛇傳,九十八度,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就這樣方復漢第二天便帶上官瑾重涉江湖,並去找尋翼王的舊友司空照。他們由江蘇北部人山東,再入河北,遊覽京華,這才沿大行山麓行進,折人山西,至山陝交界之處的潼關,華山便巍然在望了。
上官瑾這是第一次出遠門,他離開了檣桅如林,篷帆掠影的江南水鄉,進入一望無際,田疇千里的華北太平原,再沿著太行山麓走,又入了地勢險峻的山區。太行山脈婉蜒千里,就宛如華北平原後面的牆壁,有時兩山夾峙,暗不見天:有時群峰相連,峭壁懸巖幾疑無路。上官瑾縱目河山,胸襟開曠,這才體會了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的說法。
方復漢隱跡江南二十餘年,音容俱改,果然沒什麼人注意他,讓他帶領上官瑾,在華北兜了個大圈子,容容易易到了華山。
華山古稱“西嶽”,南陽、落雁、蓮花、雲臺、玉女五峰環拱,峰巒重疊,似一朵插天花瓣,雄奇壯麗。方老頭子帶著上官瑾,拔荊棘,穿叢莽,越絕澗,上懸巖,直登西嶽的蓮花峰,尋訪荒山俠隱司空照。
兩人行行重行行,已到蓮花峰高處,人煙絕跡,古木參天,山茅野草,高與人齊,山鳳吹來,唰啦啦的呼響。入山愈深,山勢愈險,山風愈烈,氣候愈寒。僥是上官瑾已有了幾年功夫,還是身上感到冷意,腳下步步小心。他看著他的師父,卻是行若無事,披襟迎風,不禁暗暗佩服:到底是功夫深淺有所不同。
兩人旨著颯颯山風,攀藤附葛,翻過兩處聳崗深澗,只見一排高峰,又如屏障。中有一峰,峭拔刺天。方復漢指點著對上宮謹說:“這就是蓮花峰的主峰了。司空照結廬絕境,也真難為他呢!”
上官瑾正抬頭眺望,忽然他的師父猛的將他一按,在耳邊輕聲喝道:“趕快伏下!”一把就拉他伏在茂密的山茅野草之中。只聽得前面離他們約二十餘丈之遙,唰啦啦的一片響,三個,一身灰色箭衣的人,似流星飛渡,在荊棘茅草上,展開了絕頂的“登萍渡水”輕功,晃眼間就不見蹤跡。
上官瑾大駭,方復漢也不禁愕然,上官瑾正待問他師父,只見他師父低聲說道,“你小心隨著我,追蹤他們。他們正是向蓮花峰主峰前去,是友是敵,尚未易辨明。”
方復漢輕點地,急騰身,在亂蓬蓬的遮蔽道路的藤蘿蔓草之中,疾掠輕馳,蛇行鶴伏,竟如魚游水,沒感到什麼阻滯。只苦了上官理,施展一身所學,還是跟不上他的師父,要他師父放緩腳步等他。而且他的衣油,也給荊蔓勾破了兩處。
兩人經過好一會,費了偌大氣力,好容易惜物障形,提心吊膽地上了蓮花峰主峰,(僥倖沒有給前面的人發覺,這也因為他們距離還遠,那些灰衣人又專心搜尋‘欽犯’的原故)。方復漢叮囑上官瑾準備好兵刃暗器,格外小心。
他們一路跟蹤、卻一路都望不著那些灰衣人的影子,那些人的輕功遠比上官瑾高明,早在他們之前上了蓮花峰峰巔了。
方復漢在草隙之中,張望出來,屏息等待,忽的聽到不遠處有人輕聲說話。他伏地聽聲,只聽得一個聲音,依稀好似熟人,但卻聽不出他們說什麼話。方復漢急著對上官瑾道:“他們在離我們約三十丈左右之地,你趕快隨我從右側竄出,跑到那邊的一塊大岩石背後躲藏。記著竄出時身法要輕快,萬不能給他們發現。”恰好此時,又是一陣猛烈的風吹來,颳得荒草發聲,樹枝搖動。兩人乘著風勢,衝竄出來,竟沒有給那些人發現。
上官瑾躲到岩石之後,見師父滿面緊張之容,正待發問,只見師父已低聲說道:“這幾個人都是江湖上罕見的好手,這番攀登華山絕險,必與司空照有關……”
方復漢與上官瑾二人屏息外窺,只見那三個灰衣人在蓮花峰頂徘徊,高聲談論,山風送聲,清晰可聞。其中一人道:“這魔頭潛居華山絕頂,端的難找,這一年來,我們得知他的蹤跡,尋蹤覓跡。三番搜尋,幾乎翻了整個華山,今天才找到了他所居的洞穴,偏偏他又不在裡面,莫非我們又白走了一趟不成?”
另一個人道:“這魔頭詭計多端,看情形敢情我們前兩次來時,他已察覺,俺就怕他已離開此地,又不知遁跡到什麼窮山僻壤?”
又一個人朗然說道:“怕不見得了前兩次來時,我們雖五峰踏遍,卻沒有攀登蓮花主峰,又是昏夜前來,未明即去,他如何會發覺?”
最初發言的人接聲說道:“三弟,話雖如此,究不能不提防,或許他已設下埋伏,或者邀了外援。我說,咱們再四面搜尋一下,不要著了他的道兒!”說罷三人就待分頭搜尋。
方復漢聞聲大駭,不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