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7章 邀請,帝國的朝陽,無語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笑著,不吱聲,但在心裡卻又知道張謇話語倒也不是無的放矢,或許現在武昌收斂起了爪牙,可誰都知道,當年他憑著十萬新募之兵,把大清國打了個落花流水,縱是中堂大人……若非如此,現在大傢伙又豈會悶著頭的練新軍。
“無工不強,無商不富,天下之勢莫過於此,東北今日之銳氣,全在工商之興,然東北地處關外,又有俄人相絆,其將來……”
微微搖搖頭,在這一點上,袁世凱倒是如其它人一般,將寶完全壓於俄國對東北的牽制上。
“如若給武昌二十年之功,其興許可與俄人一較長短,畢竟以武昌之能,國內實無人能及!”
一聲讚歎之後,袁世凱又可惜道。
“只可惜,這天下,又豈會給武昌二十年的時間?”
儘管作為翁同龢最器重的弟子,對唐浩然更是心存敵意,但是張謇卻不像他那位老師那般迂腐將李鴻章、張之洞等地方權臣視為“奸臣”,在他看來,李鴻章等人之所以淪為奸臣,完全是為朝廷所逼,甚至就連同最先挑起叛旗的唐浩然,那也有朝廷相逼的因素。
也正因如此,張謇比他那位恩師更清楚現在的時局至此,已絕無逆轉的道理,所以自然也知道,這天下將變,而能變這天的莫過於地方權臣,而在地方權臣中,又以李張唐三人為最,這三人實力最強者為李,而根基薄弱的就是東北的唐浩然。
而袁世凱的這番話,更是讓張謇點頭稱是。
二十年!
可不是嘛,若有二十年時間給唐浩然打下根基,屆時這天下自然無人能出其左,可問題就在於此,李張等人是否會給他二十年的時間,如果不出意料的話,將來唐氏至多也就是東北的土皇帝,嗯,或者說是新朝的異姓王!
而將來這新朝又將姓誰?
是姓李,還是姓張?
瞧著面前的袁世凱,張謇笑道:
“確實,武昌精通西學之名,舉世皆知,只可惜武昌年少輕狂,根基薄弱……”
話至此,張謇又把話峰一轉,輕輕的拍了袁世凱一個馬屁。
“為兄在京城的時候,就聽說,這天下論辦新政,於關內者,慰亭當為第一,初時我還以為只是誇張之言,可這次來了杭州,瞧著杭州的變化,方知絕非誇張之詞,想來,他日慰亭之成就定不下武昌。”
張謇的馬屁倒是讓袁世凱頗為受用,不過他並沒有飄然,而是連忙笑道:
“不過就是勉強操持罷了,現在浙江新政剛下正,想來過些年後也就會差不多的,季直兄,現在正是我輩銳意進取之時,有弟居於官府,若兄於此投資實業豈不妙哉?”(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