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章 求知識於世界,帝國的朝陽,無語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似乎現在總督府並不怎麼注重高等教育——大學的建設。儘管創辦重點大學,是培養高階管理人才和科學技術人才的基礎,但在《東北總督府五年教育規劃》卻只中一所東北大學,甚至就是這一所東北大學,居然只有一所預科學校,雖是如此,這卻也是東北高等教育的基礎了。

與師範學校對年齡幾乎沒有限制不同,東北大學預科學校儘管同樣面對全國招生,但其卻有著嚴格的年齡限制——24歲,24歲以下的童生、秀才以及舉人,皆可報考東北大學預科學校。不過讓許多人失望的是,這所預科學校並不會因為投考者是舉人在考試時給予特殊的優待,不過但凡是24歲以下的舉人,也無心報考這東北大學預科,甚至就連24歲以下的秀才願意報考者亦不多,在這預科學校中的2300餘名學生中。80%以上都是童生,即便是有少數秀才、舉人,恐怕其也有親人與府中或者公司任職,自然深知這大學的重要性,更準確的來說是深知。讀大學將直接決定他們的未來,至少在東北的未來。

傍晚時分,奉天城外那座上萬勞工在三個月間建成的校園中,盡是一片“嘔啞嘲哳難為聽”的“蠻語”。儘管在課堂上,這裡學生學習外語時,都是發音規則學起、循序漸進。但實際上這些學生們在認、讀、寫英文字像認、讀、寫漢文方塊字一樣,往往選擇他們更為習慣的硬記,天天默寫單詞,天天背課文,以學習外語。

濃濃的外語氣氛。使得任何人進入東北大學預科學校時,頓時會生出一種錯覺,置身國外的錯覺——眼睛所看到的是譯成英語以及德語儒家經典名言,身邊聽到的是英語或德語會話聲,雖然那些發音顯得有些生硬,置身其中,會讓人很難相信,這些學生入校不過只有一個月!

“我好像就是學不好英語!”

聽著耳邊傳來的或是生硬。或是流利的英語,王裕的便發出一聲悲鳴。實際上,對於像他一樣的學生來說最困難的就是學英語。而在考入這所預科學校之後,同學曾偷偷地告訴給他一個單詞,

“judicature。”

從judge這個單詞引申出來的司法或者是法官的意思,王裕實在看不懂,就輕聲的向旁邊的同學求助,

“法—官”

那個人輕聲說道。他說的是法官。但是那一口的廣東話傳到王裕的耳中,卻理解成了“發官”也就是上任的意思。於是他就寫了上去。如此一來這法官變成了上任的了。而這種英語完全不合格的現實,直接讓王裕陷入了困境。

與仁川的東亞同文學院一樣。東北大學的教授80%都是從歐美等國聘請,教材亦是沿用歐美教材,而作為東北大學的預科學校,學校必須保證畢業生考進的東北大學後,能夠順利地適應大學中全外語環境的學習。因此,與國內的同文學校一般,預科學校的外語教學直接採用歐美模式,學校實行嚴格的考試和淘汰制,定期舉行期考、月考,每日都有口試,口試成績也作為學生平時成績的依據。如果學生國學不及格,西學及格,仍然可以畢業,如果西學沒有及格,國學即使分數再高也畢不了業。同時,預科學校內還非常注重外語氛圍的營造,校園內的演講會、辯論會、戲劇、演出等大多數都是用英文以及德語進行,各類告示與刊物也全用英文書寫,甚至在校醫院看病時,他們所面對的也是說著德語或者英語的外國醫生,以至於就連同唱校歌都得使用英語。

這也是當然的。預科學校的教材都是直接從國外進口的,教材都是英語或者德語的,考試題目自然也是英語或德語的。而王裕在進入學校後,一連幾科都考了不及格,連英語課本都看不懂更不要提什麼學習。

“在這個學校裡,像我這樣的人也是獨一無二了……”

王裕經常這樣搖著頭自嘲道,而在自嘲之餘卻又不得不努力學習起英語天才都市。與他相比,雖說大多數人都是和他們一樣,進校之後才學習“abc”,但那些學生英語都還可以,他們憑著死記硬背居然都能夠進行簡單的對話。而最讓他吃驚的是在月試時,坐在他身邊的一個同學居然用英語在寫答卷。

對於這種人只能甘拜下風了,王裕這樣想到。那是地理之類的考試,沒必要用英語寫答案的,不過那個人用英語的書寫速度比王裕的漢字寫的還快。和這樣的人又有什麼可比的呢?

可無論比與不比,英語總需要的學的,這次月考他已經掛紅線了,要是到這學期結束時還不能正常聽課,那恐怕就要被淘汰出校了。

“這個又要麻煩您了!”

王裕在客氣之餘,見伍朝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死神逃學日記

不可沽名學霸王

從霧隱開始的大筒木之路

北極熊丶

替嫁王妃會玄術,病秧王爺有福啦

別人的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