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2章 講武堂,帝國的朝陽,無語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軍隊更需要的是軍官!
“軍隊之威力,在於素質之優良,軍隊之作戰潛能,基於軍官團教育之培養!”
至少在這個時代,於中國沒有任何人比唐浩然更清楚的這兩者,至於前者,唐浩然透過引用百年後的民兵訓練資料編寫了手冊與操典,至於班排戰術唐浩然則是睜眼瞎,只能立足於這個時代,只是一定程度上結合的諸如散兵線、土工作業等方面的經驗。
在軍官培養上,世界列強都實行的這樣的制度。由陸軍軍官學校來培養正規軍官,他們畢業後成為尉官,再從中挑選優秀的人才,讓他們在諸如陸軍大學之類的高等學校裡深造,在那裡向他們灌輸戰術,戰略等高階軍事學,將他們培養成為參謀和將官。
但相比於列強,統監府警察部無疑就是一個草臺班子——中級警官不過只是在天津武備學堂,跟著幾名洋教官學習過基本的陸軍戰術,至於那幾名洋教官來中國不過只為淘金,不過只是普魯士軍中退役的老兵或者基層軍官,自然也就談不上優秀,至於那四位於德國留學歸來的高階警官,不過只是於克虜伯公司學習操炮以至造炮,沒錯,派出的軍官去學工程師去了。
正是基於對自身軍團官的不滿,唐浩然才會在朝鮮諸事立定之後,立即開始著手建立陸軍軍官學校,當然,至少現在還不能叫陸軍軍官學校,於是乎在仁川對面的永宗島上除去“海警學校籌備處”外,又多出了一個“講武堂”,相比於只是劃了一片地點的海警學校。講武堂早在去年,局勢初定之後,便立即外包給上海的一家洋行設計施工,不過半年功夫,一棟西式堡壘式學堂便出現永宗島南岸。
統監朝鮮後的第一件事。就是作出設立“講武堂”設立的決定,也拿出了一筆銀子於永宗島上建學堂,不過關鍵是找不到具備軍事才能的教官,那只有一個選擇到國外去找。
最後決定這樣辦。
開始,可怎麼去找?如何去找?對於唐浩然來說,倒也談不上睜眼瞎。基於後世的經驗,這個時代德國的陸軍最強,英國的海軍最強。辦陸軍自然要向德國人學,自普法戰爭前直至二戰,德國陸軍的戰術和軍隊編制才是世界最先進的。這是經過實踐證明的。
可確定了向德國學習軍事之後,應該找什麼樣的教官?這個問題卻難住了唐浩然,對於二戰名將唐浩然自然是瞭若指掌,可對於這個時代的德國將領卻是睜眼瞎。而在另一方面,如果統監府是代表著中國,那麼解決這個問題很簡單,直接向德國陸軍參謀總部要人就行了。
這個時代,中國可是德國最大的軍火進口國。以國家的名義提出了這個要求,德國人又豈會拒絕,可問題在於統監府不代表中國。最後和商德全等人商量一番後,他們提出了一個建議,委託尚於德國克虜伯公司留學的段祺瑞,代為物色的優秀教官數名,最好能直接向陸軍參謀總部提出要求。
雖說在明面上統監府沒有軍隊,只有警察。可再怎麼著唐浩然也有“操練新軍”之權,自然的便打著為操練新軍作準備的名義。電請段祺瑞代予聘請幾位德軍軍官,以供講武堂軍官育成之用。而段祺瑞在接到電報後。倒也不負同學所託,藉著往德軍參謀總部參觀的機會,向德軍將領提出了要求,作為堂堂大清國的在職軍官,且又是那位“清國宰相”李鴻章的親信,他提出的要求,自然沒有被忽視,甚至可以說引起了重視。
總參謀長阿爾弗雷德?馮?施裡芬在接到報告後,又將此事報告給予德皇,而剛剛繼位兩年,野心勃勃的德皇威廉二世,自然不願放過在東方發揮影響力的機會,立即責成施裡芬辦成此事。
可派誰最合適?
儘管駐北京的公使館,早已將唐浩然以及亦有訓練新軍使命的相關情報告知柏林外交部,但對於德國而言,現唐浩然於清國的地位,遠不及李鴻章,這意味著高等軍銜者,自然無法派往,而在另一方面,唐浩然亦對德國極為了解,一般的普通軍官自然也無法令其滿意。
在幾經選擇考慮之後,最終施裡芬選擇了一個人,一位剛剛晉升為陸軍上校,且又有著東方經驗的總參謀部軍官——梅克爾。
施裡芬推薦的克萊梅斯?威爾漢姆?雅科夫?梅克爾,已經五十歲了,是老毛奇最欣賞的學生之一,曾於七年被派於當時在歐洲鮮為人知的東洋島國日本,擔任日本陸軍大學的教官,其旅日三年,可以說現在日本陸軍中中高階將領皆出其門下。
命運在這裡似乎開了一個玩笑,嫡造了現代日本陸軍的梅克爾被派到了中國,對此唐浩然當然不知道,至少在他來到仁川之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