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5章 我是誰?,帝國的朝陽,無語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我是誰?
幾乎對於每一個東亞同文學院的學生而言,他們的腦海中總是會忍不住浮現出這樣的問題,而之所以會浮現出這樣的問題,卻是因為在《東亞日報》上時而可見那些對明朝追思的文章,而那些字裡行間傳遞著“華夷大防”,更是讓他的腦海中不斷的浮現出這樣的問題。
而每一次,離開特區,前往髒亂不堪的朝鮮鄉間時,朝鮮鄉民見著他們時的跪拜,言語中對“中國”的恭順、景仰,更是讓他們的心間湧出一種從未有過的自豪之情,但是與朝鮮士子的相處中,他們卻又能感覺到朝鮮士子的輕蔑。
甚至一次與朝鮮士子的結交中,一名朝鮮書生拿中家中珍藏的深衣幅巾及東坡巾,告訴他們說。“此為中國之衣冠,諸君即是中國上邦之士,自當有此衣物!”而且說道,這是他家先祖去中國時,蒙中國長者所賜,看過那明朝的衣冠,他們只好尷尬地承認,這是大明朝秀才之服式。今清朝衣冠俱以改制。前朝服式,既不敢留藏,是以我等見於演戲列朝服飾。
想及那時的羞愧坐在飯館中的李楠林的心中便像是抑著一團火似的,那團火似乎已經被點燃了,那種被壓抑的民族情結實際上早已是根深蒂固,和幾乎所有的讀書人一樣,每當讀到書中的“華夷之辯”時,那心中總是會浮現許多的問題,而正是那些疑問不斷的點燃了他心中的民族情結。
“我是中國人,我是……”
感覺似乎找到答案的李楠林在心中不斷喃喃輕語時,看到街中偶爾可見的那些衣冠仍在的朝鮮人時。頭頂的些許清涼卻讓他整個人的心頭一沉,在這一瞬間,他似乎明白了朝鮮人的輕蔑。
亦明白了為何他們會說“爾今日於朝鮮所享之權,實為皇明餘蔭,我等所敬者是為皇明昨日之恩……”
就在似乎理解了為何大人於朝鮮各地大修“承恩祠”的李楠林。正待從飯館中起身時,卻聽到一旁傳出一聲咆哮。
“殺,殺光那些狗韃子……”
那喊聲只讓李楠林整個人渾身一震,是誰喊出這樣的話來?接著又是一陣泣哭聲於一旁的房間內響起,於是他使循著泣聲看去,透過屏間縫隙只看到五六名穿著海員學校制服的青年。無不是臉上掛淚,面上盡是悲痛欲絕之狀。其實縱是不穿海員服,亦能分辨出他們,海員學校與其它不同,因需上船出海操習便是月餘。因無水洗漱,所以大都剃掉了頭髮,頭上只有分許長的頭髮,一眼便能看出。
不過這仁川特區與其它地方倒是有所不同,縱是勞工之中亦有人為圖方便剪掉辮子,一如和尚般剃著光頭,也就是東亞同文學院的學生幾無剃辮者。
“這是怎麼了?”
懷揣著一份好奇,許是大家都是讀書人的關係李楠林便走到隔間。衝房內六人鞠禮道。
“諸位仁兄,為何如此傷懷?”
看著走進來的陌生人,目中中滿是血絲與淚水的王國忠將桌上的一本小冊取出。顫聲說道。
“兄臺自己可看!”
接過那巴堂大的小冊子,李楠林還道是一般書本。《揚州十日記》看到這書名,他整個人不由一愣,這是何書?翻開第一頁,卻見其上寫道:
“己酉夏四月十四日,督鎮史可法從白洋河失守。蹌蹌奔揚州,閉城禦敵。至二十四日未破城前。禁門之內各有兵守……”
難道是本野史?
可越往下看,他心中一種從未曾有過的怒火越雄雄燃燒起來。以至於往下看去時,那面色頓時變得慘白,雙目盡赤,臉部扭曲,一種從未曾有的怒火在他的胸膛間燃燒著,不過五十餘頁七八千字的書冊,他足足看了近一個小時,看到最後那淚水卻是如雨般的流了下來,以至於完全不能自已。
“滿地皆嬰兒,或襯馬蹄、或籍人足,肝腦塗地,泣聲盈野……”
書中描繪的慘狀於眼前浮現時,那股抑於心間無法散去的怒火卻不斷的於胸膛中衝撞著,
終於他只感覺一陣目眩,整個人瞬時昏倒在地。
“這位兄臺、這位兄臺……”
王國忠等人瞧見這一幕,無不是嚇了一跳,連忙起身將他抱起來。
“快,快拿茶水!”
一杯冷了的茶直接潑到了李楠林的臉上,將李楠林從昏迷中擊醒後,再次睜開眼睛時,李楠林的目中依還布血絲,而嘴裡卻在是不停喃喃道。
“我等先祖遭如此屠虐,我等竟然自許報效滿虜之朝廷,實是不忠不義不孝之輩……”
看著王國忠等人剃光的頭髮,後腦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