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4章 向著大海,帝國的朝陽,無語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104章
仁川港三號碼頭,一艘白色的外形悠雅漂亮的三桅帆船靜靜的泊於泊位上,與其它商船不同的是,這艘白色的三桅帆船上站立的是穿著西式海軍軍裝的青年,其中甚至還有幾人持槍而立,在無簷帽上清楚的寫著“朝鮮統監府警察部海警處”。[看本書最新章節請到800 ]這艘三桅帆船便是海警處的“通海號”訓練艦,說是訓練艦,但實際上卻是由一般風帆貨船改建而成,在船邊甚至還有幾門克虜伯舢板炮。
“啊……”
甲板上十幾名水手彎著腰用磨石擦洗著甲板,艦橋上的一位穿著白色海警裝的警官神情凝重的打量著這些水兵。
艦長!
對於馬吉芬來說,這或許正是他夢寐以求的海上職業,但在他的心中多少總有些遺憾,這種遺憾並非是海警學校依然在“籌備”,他這個“籌備處長”依然只是掛著名,而是因為另一個訊息的傳來——在未來四年內北洋水師將採購多達十餘艘軍艦,其中僅戰鬥艦便是兩艘,如果沒有離開北洋,也許此時他可以成為一名軍艦上的洋員,隨艦出巡大海,而不像現在這樣……
這只是一艘由小噸位帆船改造的訓練艦,其蒸汽機甚至只有不到150馬力,就這一點,這甚至還不如航運公司的海員學校——海員學校,北洋航運去年設立的海員學校,至少那所學校去年便招足了第一期250名海員,而且已經就讀八個月有餘,其更是多次出海進行航海訓練。
相比之下,海警學校的籌備工作到現在依然在籌備中。
“真不zhidào。什麼時候這裡才真正的海軍啊!”
一聲感嘆。馬吉芬的視線不禁朝著公里外臨海的海員學校望去。現在他甚至有些嫉妒那幾名從英國來的教員了,至少他們正在培養中國的船長,而自己呢?
身處海員學校之中,唐浩然不時的會把視線投向那些正在操場上進行體能訓練的學員,相比於海警學校,海員學校的籌備工作卻極為順利,卻是因為沿海尤其是通商口岸的青年深知海員,尤其是高階海員的薪酬遠高於普通人。而北洋海員學校卻是全中國唯一的一個培養高階船員的學校,其招生廣告在上海、香港、廣州、天津甚至漢口剛一發出,即吸引了一批年青人,如果不是因為要求必須具備一定的英語以及數學底子,恐怕還能招到更多的人。txt小說下載/
現實總是這般的無奈,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這句話詮釋了特區教育的現實——府中未作任何關注的海員學校,現在卻是生源素質最高、生源最充足的學校,相比之下。縱是東亞學院亦無法與之相比——高階海員每月百元以上的工資吸引著那些仕途無望或畢業於教會學堂畢業的青年加入這個行業。
現實總是如此,只有利益才能趨使人們加入一個行業。正如同後世的“熱門專業”一般。
“老師,如欲創辦海軍學院,恐怕還需要另謀他策!”
跟在老師的身邊,韓徹用平靜的口吻說道,看著那些海員,他清楚的zhidào,這些人絕不是因為嚮往大學而考入這所學校,他們是因為畢業后豐厚的月薪。
“這裡的青年太過市儈,他們只是為了高薪而考入學校,就如人們託關係找門道入北洋當水兵一般……”
韓徹的語中滿是不屑,而他說的也是事實,在北洋海軍成立的時候,李鴻章還比較擔心兵源,怕沒有人願意當海軍。為什麼呢?因為,中國還處於傳統的農耕社會時期,種地是中國人最本分的事。即便是當兵,也要當陸軍,站在地面上,心裡踏實。李鴻章說:“慮左帥在甘,諸將不願西行之情見於北洋。”擔心出現當年像左宗棠率軍到西北時,官兵怕苦而不願意西行的情況在北洋海軍發生。
可北洋海軍成立不久,不僅李鴻章擔心的情況沒有發生,而且還麻煩了,許多綠營兵甚至八旗子弟也紛紛要求到北洋當兵,甚至不惜請客送禮。真是怪了!李鴻章聞報後,又喜又驚。怎麼有這麼多人來爭著搶著當海軍?其實,這個問號的答案就在李鴻章自己那裡——北洋海軍的薪水高!
而現在,這些人考海員學校,也是基於這一考慮。這種市儈於趨利自然讓韓徹瞧不起他們的為人。
“哦?我記得警察部的警察一個月也是4.75元的津帖,而且每天伙食、軍裝都是免費提供的,現在山東那邊的百姓可不都等著咱們再招警察嗎?”
唐浩然的話中帶著笑,全沒有因為韓徹的話語而輕視這些學員,厚餉養兵,關鍵要看怎麼養、如何養,後世西方各國的職業化軍隊中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