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8章 筆刀,帝國的朝陽,無語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朝鮮統監府將如何應對?

當朝廷的旨意傳出的時候,至少在朝鮮半島,幾乎所有人都在關注著統監府,關注著這裡的最終決定,一些為過去兩年間朝鮮國政權力盡為府中所把持的朝鮮高官更是歡欣鼓舞,似乎大有唐氏不日去職之感。

而相比之下,朝鮮的大多數中國人反倒是憂心忡忡,他們既然擔心唐大人接受旨意,大肆抓捕那些曾資助杭州義軍的學生、百姓,又憂心唐大人抗旨致使特區半途而廢。

而在人們的擔心中,分駐於朝鮮八道的機動警察大隊以及漢城正在訓練的第二師,已經秘密進行調動。而與此同時,報紙上不斷的公佈著統監府將上折自辯以緩和此事,不過訊息總讓人有些不太自信——在短短五天內,府中三次上書自辯,而三次都遭到朝廷的嚴斥。而每一次,《東亞日報》都能“神通廣大”的透過“訊息人士”獲得嚴斥的部分內容。

那毫不留情,甚至可以說殺意十足的斥責,只是不斷的加劇著在朝國人對朝廷的不滿,一切都在悄無聲息中進行著,沒有人知道未來會走向何處,甚至統監府的“誠惶誠恐”依然激起了許多人的不滿。

“夠了,真是的,實在不行,就打倒他們算了!”

清晨,幾乎是剛一進入銀行辦公室,高橋是清便聽到辦公室中傳出同僚們不滿的喊聲,不用理會,高橋也能聽到他們在討論什麼,一定是與統監府的辯折有關。

“就是。如果府中現在能出兵的話,與浙江省形成南北響應之局,沒準,這滿清立即就能被打倒!”

“就是,到時候中國自然也就光復了!”

可光復之後呢?

謙卑的同幾名仁川分行的同事打招呼的同時。進入自己的辦公室後高橋是清想到了這樣一個問題,在“旅華日人協會”中,最近幾天亦是歡欣鼓舞的談論著發生在中國的事件,他們無不樂觀的認為,如果統監府能夠起兵的話,與浙江省的義軍起義形成響應。滿清朝廷勢必將會迅速崩潰,他們無不樂觀的認為,屆時如李鴻章、張之洞、劉坤一等清國地方大員,必定會倒向起義者。

可他們卻忽視了一點——滿清崩潰後,誰去主宰中國?

是統監府的唐浩然。亦或是李鴻章、張之洞、劉坤一等清國地方大員?而這個問題恰恰決定了未來中國的命運。

如果地方大員無法達成共識,那麼勢必會爆發新的內戰,如中國歷史上的任何一場起義一般,起義者之間透過數年以至十數年的激戰,最終勝者為王。

可到那時中國的元氣卻因為戰爭耗盡了,不經十數年甚至幾十年之功,完全不得恢復。而日本的未來卻完全維繫於中國之身,亦正因如此。與協會中人們主張相反的是,高橋是清反倒堅持“清國保全論”,認為統監府應該做出適當的讓步。

“哎呀。考慮那麼多幹什麼,你現在只是一名銀行職員!”

突然高橋是清長嘆了口氣,年初如許多日本的知識分子一般逃至仁川后,他首先在東亞學校找到了份英語老師的工作,隨後又進入了朝鮮銀行仁川分行,現在他只是一個很普通的銀行職員。

那種軍國大事。又豈是他這麼一個普通的銀行職員,甚至還是一個即將失去國家的無國流亡者所關心的。

嘴上這般說道著。高橋是清便俯身於辦公桌前,繼續統計著一些匯總數字。而在統計過程中,高橋是清的眉頭卻突然一跳,他敏銳的注意到一個詭異的現象。

“銀元硬幣的流出量激增了!”

隨著朝鮮銀行銀元券的逐步推行,已經完全為市場所接受,銀行發行的銀元券因其良好的信用,已經能夠在山東沿海城市使用。而在朝鮮半島尤其是像仁川這樣的大城市中,銀元硬幣已經完全為銀元券所取代,在這種情況下,銀元硬幣的兌換非常有限。

但這上面的數字卻顯示,在過去的五天中,仁川分行流出了超過一千五百萬元的銀元硬幣,遠超過過去一年的總合,而更令人好奇的是這些硬幣,並不是正常兌換,而是銀行內部的調動。

“怎麼會這樣,沒有那家分行遭到擠兌啊?”

思索間,高橋是清注意到,這些硬幣中有超過一千萬元是調往上海、山東以及天津等地,還有五百萬元則是調往平壤。

似乎有什麼地方不對,銀行調動如此多的現銀,恐怕並非簡單的調動,過去素來都是從清國調現銀往朝鮮,而現在卻是調往清國,調動如此多的現銀恐怕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為了應對擠兌!

擠兌!

“要出大事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讓你拍三國,你居然真跑去東漢

拎袋魚

日向宗家,我在木葉的簡單生活

陽帆啟航

[星際]妖族帝國

樂樂糕糕

抗日:鐵血戰魂,帶出一個特種部隊

克頭黑

從百戶官開始

七隻跳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