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7章 國之忠臣,帝國的朝陽,無語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被恭王與軍機大臣們猶如眾星拱月般地簇擁著李鴻章,並沒有因此而飄然,不過表面上看起來神情卻是極為激動,可於心底卻在這有如“鬧劇”般的歡迎中,更加警惕起來,那《佈告全國電》雖是一紙,但直接扎到了朝廷那根脆弱的神經過。
或許李鴻章沒有考慮過漢或滿的問題,至少沒有認真考慮過,但諸王的這般做態,卻讓他明白了一個道理,自己終歸是個漢人。
待到走進寧壽宮的時候,表面激動非常的李鴻章慢慢的冷靜下來,這時已經有內侍通稟了,的,立刻,裡面傳出一句女人聲音:
“叫他進來吧!”
是太后!
李鴻章知道這是皇太后開的金口,他下意識地正了正衣冠,挺直身軀。太監走到門邊,嘶啞著喉嚨喊:“傳李鴻章!”
兩個太監打起明黃緞棉簾,李鴻章彎腰進門,走前兩步,雙腿跪下:
“臣李鴻章恭請聖安!見過太后、見過皇上!”
作為漢臣,李鴻章自然不會同樣也不能自稱奴才,當然內心深處亦不屑稱之奴才,而朝廷也有意無意的未將其抬入旗籍。
“李鴻章免禮,賜座。”
這一次是慈禧坐前的光緒,論到治國光緒的能力自然遠不及慈禧,這會碰到這種事情,亦也只能求助太后,這本應“頤養天年”的慈禧,這不得不再次出山了。
李鴻章摘下插著雙眼花翎的珊瑚紅頂帽,將它放在右手邊,低下頭去,高聲說:
“臣李鴻章叩謝天恩!”
然後一連叩了三個頭。青磚地發出三下沉厚的響聲。叩完後,他站起來,右手託著大帽子,向前走數步,在一旁的軟凳上虛座著。相比於過去,李鴻章似乎更加謹慎了,這也由不得他不謹慎,先前的旗籍權貴的作派,已經讓他的內心生出警惕之意。
片刻之間,這宮內卻是闃寂無聲。李鴻章額頭上沁出細細的汗珠。不過心底卻是十分平靜。
“李鴻章,事情你都已經知道了?”
分許的沉默後,慈禧終於開腔了。
“是的,太后。”
李鴻章趁此機會抬起頭來,向前面迅速掃了一眼。然後趕緊垂下,答道。
“臣已經知道了。”
就這一眼,他已將面前的佈局看清楚了。皇上端坐在寶座一旁,身材似乎較瘦弱,面孔蒼白,一臉稚氣,眼睛望著遠遠的門簾子,並不看他。一層薄薄的黃幔帳後則坐著太后。
“這事你怎麼看?”慈禧太后又問。
“當調重兵剿寇。”
李鴻章用六個字作了回答。便沒再有多餘的話來。
“這剿是當剿,李鴻章這北洋衙門能調多少兵?”
慈禧太后的聲音不大。
“回太后話,三月內。可調萬五千人。”
李鴻章直截了當的回答道,他倒是不覺得的這有什麼,現在淮軍駐防全國,能在三個月內調萬五千人往杭州,已經是最大的能力了。
“哦,李鴻章你辛苦了!”
慈禧並沒有說其它。對於多年來努力維持各利益集團勢力均衡的她來說,現在她需要的李鴻章的態度。
“為朝廷辦事。臣焉敢不盡力。”
見慈禧太后並沒有就三個月的時間上查問下去,李鴻章略鬆了一口氣。
“這北洋水師現在操辦的如何了?”
話題一轉。慈禧太后在發問了。
“回太后話,北洋水師操練甚得章法,”
李鴻章連忙答道。
“此次往琉球,亦得英吉利海軍艦隊官長贊之。。”
“這些年,李鴻章你也是勞苦功高的,這是眾所皆知的事情。”
慈禧太后繼續點了句。
“這操練水師,你也是下了功夫的,有些人拿購新艦一事彈劾你李鴻章,可卻忘了你是為朝廷辦差,為朝廷辦差的人,朝廷自會給他撐腰的……”
這句話與其說是在點軍艦,倒不如說,是在安撫李鴻章,越是到了這份上,有些話就越不能明說,就像那旗漢之分一樣,大家都知道那是事實,可卻不能說。
“國朝若是沒有李鴻章你在那辦事,還不知這時局能成什麼模樣!”
慈禧繼續說著,而光緒則在那裡聽著,這會他顯得有些迷茫,為何太后與李鴻章只是提了一句清剿之事,兩人便不再提及此事了似乎相比之事,杭州一事反倒不重要了。慈禧與李鴻章一問一答的用了半個鐘頭說話之後,慈禧又問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