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9章 日官,帝國的朝陽,無語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清明的一場雨後,這天氣便開始熱了起來,縱是在山東非但這樹葉早就展出了嫩葉,就連同那早晚的晨寒幕涼也散去了,到了近中午的時候,那能讓人熱出一身汗來。最新章節全文閱讀

也就是這天氣,最適合做買賣,周村自古以來素以出產棉布聞名,家家戶戶皆會於農閒時紡紗織布,再運到布莊出售。

像這清明後的農閒時,正是春時布市最熱鬧的日子,一個個布莊前排滿了扛著布交布的百姓,而市集上除去許多小商販外,這周村的市集上的夥計一大清早便將各種洋貨擺在店鋪最顯眼的的地方,圖著夏忙前的布市上能多賣些貨來。在過去的一年間,這周村的洋貨越來越多了,而絕大多數洋貨都是從朝鮮來的,甚至就連同那布莊裡銷的棉紗亦是從朝鮮運來的。

“紗嘞,便宜了……”

老石頭坐在路邊的一塊石頭上,長旱菸管斜擺在他身邊,有一氣沒一氣的喊著。清明節後的太陽已經有些熱了,只曬的老石頭背脊上熱烘烘地,像揹著一盆火。

今個這太陽可真夠毒的,坐在太陽底下的老石頭覺得身上更加熱了,熱的有點兒發癢。他還穿著那件過冬的破棉襖,他的夾襖還在當鋪裡,卻不防才得清明邊,天就那麼熱。

真是天也變了!

老石頭心裡說,就吐一口濃厚的唾沫。在他面前擺著紗,那可婆娘和兒媳婦一個冬天裡紡出來的紗,若是擱往年,這紗還沒紡出來,就被布莊收走了,可現如今這紗卻是不好賣了——布莊裡賣的都是更便宜的洋紗,那洋紗粗細不比土紗差,甚至更結實一些。

有了便宜結實的洋紗,這家裡頭紡的紗自然也就沒多少人願意要了,除非是洋紗不夠的時候。才會有人來買這土紗,可現在這紗線莊裡的紗卻越賣越多,就像是那紗像大水淌來似的全沒了個盡頭。

“石頭叔,您老還在這賣紗哩?”

“嗯!”

應了一聲。半晌沒賣出幾斤紗的老石頭顯然沒什麼心思搭理別人。

“現在這紗可不好賣啊,那仁川的洋紗可比土紗便宜一成多!”

一旁賣針線細腦的陳老六頗有眼力勁的說道著,平常他是推著獨輪車走村竄莊的賣著貨,這集上熱鬧了自然也就趕到了集上,這當口沒了生意。[txt全集下載]自然同身邊的老石頭聊了起來,論輩份,他得喊老石頭個叔。

“洋紗洋紗,早晚咱這口袋裡的銅細都得讓洋鬼子給騙了去。”

洋鬼子怎樣就騙了錢去,老通寶不很明白。但他很相信莊子裡的徐老爺的話一定不錯。並且他自己也明明看到自從鎮上有了洋紗,洋布,洋油,這一類洋貨,他自己田裡生出來的東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錢,就是這過去供不應求的紗線。現在也賣不上價了。而在另一邊那派到鄉下人身上的捐稅也更加多起來,就是去年,這又加派了什麼海防捐,說是要防著洋鬼子來打咱大清國。

都是洋鬼子害的。想著那書裡頭說的洋鬼子:紅眉毛,綠眼睛,走路時兩條腿是直的。可不是鬼是咋的,這老百姓的銅細,都讓洋鬼子給坑沒了。

“瞧您說的,那仁川的紗說是洋紗,可不還是那統監府辦的廠子。咱自己人用洋人的機子造出來的紗!就連那棉花,也是咱大清國的棉花不是!”

一旁說道著的陳老六趁著話的口,點著了一袋煙,去年他在莊子裡收棉花可沒少掙銀子。這可多虧了仁川那邊定下的規矩——棉紗換棉花。那些個布莊又豈能把人都派出去收棉花,到最後這生意不還是落在他身上,過去走村竄莊的是用針線細腦換棉紗,現如今卻是用棉紗換棉花。

“依我說,石頭叔,您老那紡車還是停了的好。用洋紗多利索,十六支的仁川紗,織出來的布,可比過去結實多了,穿一個冬天都磨不爛,出了冬往當鋪裡頭一擱還能多賣上一塊銅元哩。”

“假洋鬼子,比真洋鬼子還可恨哩,過去洋鬼子的東西都是擱在城裡頭,那像現在,這集上賣的都是洋貨,早晚大家非得給這假洋鬼子給坑了……”

生意受到影響的老石頭自然不會說他們的好來,其實這也是自然,可一旁的陳老六卻是不以為意的從錢袋子裡摸出一塊銅元來。

“石頭叔,您瞧,這假洋鬼子弄的銅元,咱可不還是麻利的用嘛,要是沒這銅元,咱老百姓的日子可真不過!”

他這一句話,頓時讓老石頭說不出話來,可不是咋地,自打從去年這銅元從海邊傳了過來,那印著花的銅元頓時解了市上制錢不足的急,這市上現在多一半用的都是朝鮮那邊用的當五、當十銅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讓你拍三國,你居然真跑去東漢

拎袋魚

日向宗家,我在木葉的簡單生活

陽帆啟航

[星際]妖族帝國

樂樂糕糕

抗日:鐵血戰魂,帶出一個特種部隊

克頭黑

從百戶官開始

七隻跳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