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語的命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7章 許可(雙倍月票,求月票),帝國的朝陽,無語的命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倫敦,威斯敏斯特區白廳旁的唐寧街十號,是一所喬治風格建築物,傳統上是第一財政大臣的官邸,但自從此職由首相兼領後,就成為今日普遍認為的英國首相官邸。其設計樸實的黑色木門,綴上白色的阿拉伯數字“10”,成為了人所共知的標記。
也正是這座看似並不起的建築統治著的英國在世界範圍內多達350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和殖民地,這裡正是英國全球利益的心臟以及大腦。
儘管此時的大英帝國依然如日中天,其依然強大的能夠迎接來自任何國家的挑戰。雖然在南非那“小小”的布林戰爭讓英國丟盡了顏面,但誰又能挑戰這個“不列顛治世”的時代呢?
不!
不是誰又能挑戰,而是在過去的幾十年間,總是不斷的有國家向不列顛發起挑戰,或者說,總是有那麼一些國家,試圖在各個方面挑戰著“不列顛治世”的“和平”。
在美洲,英國在邊界問題上對美國做出讓步,暫時緩解了同美國的緊張關係,總算是讓這個大洋彼岸的對手暫時安穩了下來,加之美國自身無意介入舊大陸的爭端,從而令這個“隱藏的巨人”遠離歐洲,遠離了可能會對英國利益造成的損害。
在新大陸的“巨人”被忽悠著安穩下來的時候,歐洲那片紛爭不斷的舊大陸,卻並沒有消停下來,其局勢反倒愈演愈烈起來,在歐洲那片舊大陸的舞臺上,作為一個新星,德國也開始嶄露頭角,對英國構成了另一種威脅<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甚至這種威脅,在一定程度上超過了數百年間一直被英國視為對手的——法國的威脅。
自德皇威廉二世執掌政權以後,其一改俾斯麥的“大陸政策”。開始積極謀求擴張的世界政策,其顯然不會再滿足於俾斯麥時代依靠著英法等國的“施捨”給予的幾塊非洲和太平洋的殖民地。對於德皇威廉二世而言,其夢想是如同英國一般成為“世界仲裁者”。也正因如此,德國在世界政策指導下,先後透過了兩個海洋法案,目的是建立一支一流的艦隊,來與英國的海上霸權相抗衡。
在德國意欲走向大海的時候,在德國引起英國的警惕的同時,英國卻又不得不頭痛的面對另一個威脅。一個傳統的來,來自東方,來自俄羅斯的威脅,相比於德國,真正的咄咄逼人的正是俄國,在近東,透過克里米亞戰爭以及俄土戰爭,英國拉著法國一同,共同挫敗了俄國,令俄國的腳步好不容易止步於土耳其。而在中亞。俄國控制了可汗政權卡瓦,並進一步控制阿富汗邊境,並在那裡修建了鐵路。這對英國視為生命的殖民地——印度來說無疑構成了最直接的威脅。在遠東,他們佔領了日本,又佔領了菲律賓。俄國已經在各個方面嚴重威脅到了英國的利益。
“有如虎鉗一般將印度以及中國鉗制在熊口之中……”
對於任何一個看到俄羅斯地圖的人們來說,他們都無法忽視俄羅斯在亞洲張開熊臂,意欲給整個亞洲一個“熊抱”,將印度以及中國“攬入”懷中的模樣,尤其是對於英國人而言,其對印度的威脅,更是讓英國憂心忡忡的注視著俄羅斯。注視著這個傳統威脅的擴張。
此時作為大英帝國首相羅伯特?蓋斯科因-塞西爾首相正用手指神經質地輕輕敲著他面前的書桌。他整個人顯得極為疲憊而煩惱,和殖民大臣張伯倫先生把突然終止的話題繼續談下去。
“我不明白。那個中國人他還需要什麼。”
看著約瑟夫?張伯倫,塞西爾首相說道。在接到駐清國公使的報告後,他整個人都在疑惑著東北當局的需要,準確的來說,是他不知道自己應該給予他們什麼,畢竟他們已經付出了太多的“代價”。當然這個時候塞西爾絕不會提什麼南非金礦公司的股票——那是一筆鉅額交易,在布林戰爭前,那位總督已經出售了大多數南非金礦公司的股票,而塞西爾則是最大的獲益者之一。當然不會有任何人承認那是賄賂,甚至就是塞西爾自己也不會說他之所以堅持布林戰爭,正是為了金礦公司的利益,總之,那只是一個很普通的“純粹的商業行為”。
“在過去的幾年間,我們已經給了他很多東西,甚至放棄了治外法權,放棄了對他們的關銳控制,可以說,我們完全把一個地方政權視為一箇中央政權!”
“的確,我們確實是這麼看待他們的,但是我們必須要承認的一點是,現在,在遠東,只有他們能夠對抗俄國!”
作為第二次布林戰爭的直接推動者,在倫敦眾所周知,作為殖民大臣的張伯倫對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