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
江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0部分,世界王牌特種部隊實錄,江暖,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存的伊朗人,他們隨後被遣返回伊朗。
10月19日,特種部隊採取了新行動。3天前,伊朗的“蠶式”導彈擊中了懸掛美國國旗、在科威特城附近靠近輸油管道的“海上島城”號油輪,17名美國士兵和1名上尉受傷。19日這一天,“敏捷射手行動”開始了,4艘海軍驅逐艦炮轟了兩座伊朗油井,轟炸結束後,海豹突擊隊和一個破壞分隊登上油井,用炸藥將其炸燬。之後,海豹突擊隊登上了兩海里外的另一座伊朗油井,他們對那裡進行了徹底搜查,發現了情報部門很感興趣的檔案和電臺。“敏捷射手行動”後,“大力英雄”號和“威布朗Ⅶ”號繼續在凱蘭島附近活動,它們之間保持約15海里的間隔,巡邏艇和直升機從那裡出發執行巡邏任務。1987年11月,兩架MH-60“黑鷹”戰鬥直升機到達“海上基地”,加強夜間的作戰、搜尋和營救能力。因為“重要意志行動”一直在繼續,“移動海上基地”的特種部隊不斷換防,有些士兵甚至第二次、第三次返回波斯灣的“海上基地”工作。1988年,陸軍特種部隊派“基奧瓦”號直升機和機組人員接替AH/MH-6特戰直升機,繼續在波斯灣執行任務。
反恐、實戰案例(7)
1988年4月14日,在巴林群島以東65裡,美國海軍護衛艦“薩繆爾·B·羅伯茨”號觸上一枚水雷,船體被炸開了一個30×23英尺的大洞,10名水兵受傷。美國立即進行報復,4月18日,在“螳螂”行動中,美國攻擊伊朗的護衛艦“薩巴蘭”號和伊朗在塞那和撒沙的兩座油井。美國軍艦對塞那的油井進行狂轟濫炸,很快將它變為一片火海。一架MH-60“黑鷹”直升機載著一組海豹突擊隊隊員飛向燃燒的油井,但因火勢太猛而無法接近,隨之而來的又一次爆炸徹底摧毀了這座油井。
在其他海域,美軍同時開始向伊朗軍艦的報復行動,炸沉了兩艘軍艦,還有5艘被炸燬。在北波斯灣伊朗軍隊向“海上基地”發射了兩枚“蠶式”導彈,但被“傑瑞特”號護衛艦準確地攔截。同一天,伊朗的F-4戰鬥機和巡邏艇試圖攻擊“海上基地”,但“傑瑞特”號封鎖了他們的雷達控制系統,他們只好逃之夭夭。
從那之後,伊朗徹底停止了對中立國油輪的襲擊。7月18日,伊朗接受了美國的停火協議。1988年8月20日,“兩伊”戰爭結束。7月16日,最後兩架AH-6和MH-6直升機撤離中東戰區。1988年12月,“威布朗Ⅶ”被送進在巴林的一個造船廠,恢復改建為民用船。12月,最後一次“重要意志行動”護送油輪的任務結束了。從1987年6月開始,美國海軍在127次任務中共護送259艘油輪。1989年9月,“大力水手”號也結束了它作為“海上基地”的使命,“海上基地”的海豹部隊、巡邏艇和直升機勝利班師回國。
在北波斯灣,特種部隊憑藉他們出色的能力,幫助戰區總司令有效地解決了伊朗人作戰小艇和水雷襲擊的問題。因為伊朗人利用黑暗來掩護他們的行動,因此,特種部隊在夜晚的行動能力是解決問題的關鍵。“重要意志行動”給美軍上了重要的一課,他們認識到了一定要有一支超能力的特別行動部隊,以應對全球任何地區出現的衝突,同時常規部隊和特種部隊相互協作亦至關重要。此外,因為“重要意志行動”的需要,特別行動部隊司令部得到了新的裝備:海岸通訊巡邏艇和“馬克Ⅴ”特別行動艇。
3.巴拿馬“正義之師行動”
美國在巴拿馬的行動,即“正義之師行動”,是一次極不尋常、困難、激烈而複雜的行動,它的主要目的是抓住曼紐爾·諾列加,在巴拿馬重建民主政府。美國計劃以絕對的軍事優勢進行行動,爭取以最小的人力和物力代價達到目的,並儘快恢復和巴拿馬之間的友好關係。美軍部隊和巴拿馬國防軍(以下簡稱“巴軍”)之間有長期的聯絡,特種部隊的人員一直部署在巴拿馬境內,他們對當地的複雜狀況非常瞭解,是行動取得成功的一個關鍵環節。
“正義之師行動”期間,參加行動的特種部隊由聯合特別行動特遣隊(以下簡稱“聯合特遣隊”)指揮,司令是華納·A·唐寧少將。參加行動的部隊被編成了幾個隊:紅色特遣隊(陸軍第75遊騎兵團)、黑色特遣隊(陸軍特別行動部隊)和白色特遣隊(海豹部隊和特別作戰艇分隊)。由心理戰和民間事務部隊協助這三支特遣隊的行動,此外還有陸軍特別行動直升機隊和空軍的突擊隊。
行動伊始,聯合特遣隊的首要任務是抓住諾列加和毀滅巴軍的反擊能力。因為無法確定諾列加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