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事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八 改卷,校草制霸錄,何事公,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修為已經深厚到這個程度,能夠對《孟子》信手拈來?難道自己堂堂金陵大學中文系高材生,學通中外,博覽群書,國學修養居然不如一個初中生?
朱清嘉出門找書,其他閱卷老師則在屋裡繼續批改試卷,但他們多少有些心不在焉,暗暗期待著事情的後續發展。其實大部分國人對於神童故事還是喜聞樂見的,尤其作為親歷者見證神童的誕生,更是感覺與有榮焉。這段經歷即便將來回到各自學校,也可以作為教育子女和學生的談資。
自國父孫元起創立現代學科體系以來,國學一直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經世大學國學研究院也與國立文史研究院並稱國學研究兩大重鎮。儘管如今在就業壓力、發展前景、薪酬待遇等諸多因素侵襲下,國學已經不復民國初年那般紅火,但在民間依然具有不小的影響力和大量擁躉者。像《四書章句集註》、《十三經注疏》之類的國學基本書籍,基本上每個有點藏書的人家都會有一套,想找倒也不用大費周章。
朱清嘉很快就找到一本《四書章句集註》,急匆匆跑了回來,進門就問道:“那位考生的試卷在哪裡?給我看看!”
那位曹老師趕緊把江水源的試卷找了出來,其他閱卷老師也紛紛放下手頭的活計,圍過來見證水落石出真相大白的那一刻。
《孟子》七篇十四卷三萬五千餘字,再加上朱熹的集註,說大不大,說小不小,普通人想要從中找到“水哉水哉”還真不是件易事。好在朱清嘉以前看過這本書,多少有些印象,翻檢起來輕鬆不少。很快他就在《離婁章句下》那裡找到了江水源所援引的那段文字:“找到了!《孟子》的原文是徐子曰:仲尼亟稱於水,曰‘水哉,水哉!’何取於水也?……”
“這個徐子叫什麼名字?是孟子的徒弟麼?”其他老師急切地問道。
朱清嘉撓撓頭:“註釋裡倒是沒有提到徐子是誰,不過剛才我翻書的時候倒是發現好幾處提到徐闢,這個人確實是孟子的弟子。”
“再往下看看,看看這個學生到底能記住多少!”有人催促道。
江水源新獲得的技能可是過目不忘,《四書章句集註》不過是牛刀小試,引用文字自然分毫不差,唯一值得指摘就是他的古文功底非常一般,對這段文字的理解純粹靠自己領悟,難免有出錯的地方。但即便如此,已經足以讓圍觀的閱卷老師驚歎不已,尤其是看到最後江水源還引用了朱熹集註中的原文,連朱清嘉也為之傾倒:“這學生真是厲害,居然對《孟子》掌握得滾瓜爛熟!”
曹老師撇撇嘴:“估計從小沒幹別的,就專門背誦《孟子》了!像這樣的孩子一般都偏科得厲害,很難考上好學校。就算他會背《十三經》全文,最後還是沒用!”
朱清嘉搖搖頭:“但是能讓孩子從小背誦《孟子》的家庭絕對不會是普通家庭,這樣的家庭教育水平絕對不會讓孩子考不上好學校!”見其他人連連點頭,他接著說道:“據說現在仍有不少世家大族用《三字經》、《千字文》、《四書》等書籍來啟蒙教育子弟。我在大學時就見過一位這樣的同學,對於經史子集了如指掌,接人待物溫文爾雅,令人如坐春風,一看就是出身不凡、家教良好的世家子弟!後來我才從別人那裡得知,他原來是德清俞氏子弟!”
“德清俞氏?!”周圍閱卷老師不禁驚訝出聲。
德清俞氏自前清乾隆年間以來,俞廷鑣(舉人)、俞鴻漸(舉人)、俞樾(進士)、俞祖仁、俞陛雲(探花)等祖孫五代有四人取得科舉功名,而且都有著述傳世,是與儀徵劉氏、新會梁氏等並稱的學術名門。雖然他們比不上淮安孫氏(也稱壽州孫氏、京城孫氏,顯然淮安府人更認同前者)、京城趙氏、合肥李氏、湘鄉曾氏之類縱橫軍政商學的頂級豪門相比,但在普通民眾眼裡已經算得上是高不可攀了!
“那朱老師覺得這篇作文能得多少分?”有老師問道。
“50分滿分!曹老師你覺得呢?”
曹老師雖然心有不甘,但也不會和閱卷組長故意頂牛:“那就50分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