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清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章 朝堂(一),三國之董卓之子,日月清明,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二日一早,董守業早早地起來,然後便騎著馬跟隨董卓的車架,前去上朝,一路上父子二人又閒聊了幾句。
到了大殿之外,董守業便按照董卓的吩咐在大殿之外靜靜等候。
大殿之上,小皇帝劉協跟往常一樣到大殿裡客串一下,走個形式,刷刷存在感。其實他的工作非常簡單,只要董卓同意的,他都同意;只要董卓不同意,那他也同意不了;要是董卓同意,其他大臣不同意的,這個就有些看點了,這時候一般董卓都會對與其政見不合的大臣要殺要刮的,輕則罷官免職,重則人頭落地,反正就是一句話:與董卓作對沒什麼好下場。
在董卓的英明領導下,朝會在友好和諧的氛圍中進行,大家首先就當前的一些民生國計問題交換了一下意見,達成部分共識,然後又嘮了一會兒磕,說了一下最近全國各地的情況,接著董卓又再次對關東諸侯進行口誅筆伐,對此大部分大臣選擇跟風,不痛不癢地罵了幾句。
眼見沒什麼事,就要散朝了,此時有一人卻突然出班,有事起奏。
小皇帝劉協一看,這個人自己也認識,叫壺壽,是個新來的,參與上朝也就是不到半年的時間,應該是四個多月吧,具體的時間小皇帝劉協也記不清了,反正自己說話也不算數,記不記得此人的來路也無所謂。
依稀記得這個壺壽現在官職應該是議郎。議郎這個官職品秩不高,但是可以參與朝政。不過,壺壽這個議郎是董卓提拔的,看樣子應該是董卓的人。
小皇帝劉協見到壺壽出班上奏,也不說話,反正有董卓在,自己即使說什麼也是白說,乾脆什麼都不說,全都讓董卓來處理。此時的小皇帝,還沒有什麼城府,倒是有些一般孩子的叛逆心理。
董卓見狀,便問道:“壺議郎,有何事要奏?”
壺壽答道:“啟稟陛下,太師,今有東中郎將、西園軍上軍校尉董白在洛陽擊敗叛賊孫堅,理應重賞?”當他提到西園軍上軍校尉的時候,朝上的很多人不禁感嘆,當年上軍校尉也是雄職,現如今也只是個沒有多少分量的虛職,一個名號而已。
董卓看著小皇帝劉協,劉協知道該自己說話了,於是問道:“那壺議郎以為,以董白的功勞當如何賞賜?”
其他一眾暗地裡反董的大臣都是冷眼地看著董卓如何唱這出雙簧。
壺壽答道:“董白將軍乃少年英雄,與我朝的霍去病霍驃騎相仿,微臣以為可拜其為驃騎將軍,封冠軍侯,以此來激勵更多的英雄豪傑來為我大漢效力,報效大漢,平定四方的叛亂。”
小皇帝劉協一聽,頓時怒了,暗道:“董賊真是欺人太甚,這董白怎麼能與霍驃騎相比,二者相差那可以說得上是十萬八千里。”不過也不敢表現出來,怕董卓揍他。
這邊有人不幹了,馬日磾立刻出班說道:“陛下,壺議郎所議之事並不可行。霍驃騎是我大漢百年不出的人傑,董白將軍雖然少年英才,但是比起霍驃騎還有所差距,若貿然授予其驃騎將軍,冠軍侯,恐怕天下人會說陛下與太師賞罰不公。”
這馬日磾這麼一說,倒也合情合理,這時候的風尚都是比較謙虛,狂妄的人也許會自比自己是霍光,是管仲,但是沒人會狂到說自己比他們還要厲害的。所以他這麼一說,董卓方面的人也找不出什麼反駁的理由。
這時候,黃琬出班道:“臣贊同,太尉所言!”自從董卓不幹太尉之後,將位子讓出之後,便由馬日磾來接任太尉,不過這個太尉對比董卓的那個太尉就太虛了。
蔡邕此時也出班道:“臣贊同,太尉所言!”
接著一大票大臣都投了對馬日磾的贊成票。
董卓見狀,冷笑不已,果然不出自己所料啊!
這時,李儒出班奏道:“啟稟陛下,太師,陛下和許多大臣還未見過董將軍,不如將董將軍宣入殿中,讓在座的諸位大臣見識見識這位少年英傑的風采,不知陛下以為如何。”
小皇帝劉協看到李儒發話了,估計十有**是董卓的意思,便道:“准奏!”
旁邊的小黃門,以其作為太監所獨有的聲音喊道:“陛下有旨,宣東中郎將、西園軍上軍校尉董白進殿面聖!”
接著殿門外的一個負責傳令的小黃門,快步跑到董卓的車架旁邊,找到正在等候的董守業,讓他進殿面聖。
董守業也不廢話,便跟著小黃門進入大殿。
進入大殿之後,董守業按照之前父親董卓教他的關於上朝時的禮節,納頭便拜,口中說道:“末將董白董守業參見陛下,吾皇萬歲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