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術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62章 直轄市(上),紅警1895,炮術長,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裝置的發展,讓他可以運輸大量物資,可是成本卻很低了。
所以唐朝之後沒有人敢在長安設立首都,因為當地根本無法承載起來那麼多的人口壓力。後來的朝代的首都,無不是選擇在合適的地方。宋朝選擇在開封,河南是糧食的主產區,可以承載起來。而元朝設立在北京,那是因為京杭大運河的通航,糧食壓力減少了。至於明朝南京北京,其實也都是因為京杭大運河的作用,讓糧食可以進行南北溝通。北京能作為首都,那京杭大運河的運輸能力功不可沒。唐朝中後期把中央機構建立在洛陽,不也是看重洛陽京杭大運河的交通樞紐嗎?
不過時間到了這個時代,長安的糧食壓力也都迎刃而解了。尤其是目前的火車鐵路的通行,足以讓當地運輸能力大為提高,不會出現過去那種運輸一百斤糧食,可是到了那裡只剩下百分之十或者是百分之五了。而這個火車的運輸不但節省人力,並且也都損耗很低,運輸量很大,足以滿足當地的需求。所以重新掉頭過來重視西部那也是應該的。
“設立新的長安府,那也是有利於將來控制西部的土地,比如說新疆甘肅一帶。甚至有利於接下來對於中東地區的戰爭,成為一個重要的交通樞紐,支援前線的核心。所以這新的長安府也都不是不可以,這樣讓新的長安府帶動周圍發展。”王國瑞認可這個新的長安府。
至於那個臺北被稱呼為東寧府,這個也是有來歷的。東寧這個名字是過去明朝時期對於眀鄭政權的稱呼,而東寧是那個時代臺灣眀鄭政權的稱呼,眀鄭時期有一個官職叫做東寧總制,那也就是事實上的宰相了。
眀鄭時期的鄭經也都以東寧作為那個時期臺灣的國號,外國稱呼臺灣為東寧王國,而滿清的歷史資料檔案裡面也都稱呼那個時候的臺灣為東寧省。所以東寧已經是臺灣的另一個代稱,把臺北改名為東寧府也不是不可以。
不過這個東寧府和被改名為承天府的泉州,讓王國瑞眉頭都皺起來了,顯然這兩個好像毫無科學依據啊!這兩個直轄市好像是不是太多餘了?東南一帶根本不具備設立這種直轄市的必要,尤其是東南一帶如果設立直轄市,那他的意義在哪?直轄市是想要設立就能夠設立的嗎?直轄市必然要有他的特殊意義,尤其是政治經濟軍事等等,甚至政治經濟軍事缺一不可,如果少了哪一個都不行。
北京是首都,政治經濟軍事的意義都具備。而新的長安府是幫助控制西北地區,彈壓西部的重要樞紐,甚至是未來負責對中東地區開拓的重要軍事後勤基地,再加上西安咸陽地區是西部的重要經濟區,所以直轄市也都可以。至於上海是對外交流的視窗,未來的對外貿易的重頭戲,而軍事上他位於華東邊緣,並且屬於華東的東邊,將來在上海設立海軍基地,完全可以輻射中國東部沿海地區,對於沿海安全有重要意義。
所以設立直轄市那是政治經濟軍事上缺一不可的,不是隨便拍腦袋就能夠設立的。可是這個臺北和泉州,這兩個城市那麼近,怎麼都打算設立直轄市?一個屬於福建,一個屬於臺灣,他們之間距離很近的。何況他們軍事意義也都不明顯,王國瑞有了南洋地區,那將來海防的重點都是在南洋戰區,而不是在福建和臺灣了。控制了南洋地區之後,這個福建和臺灣的軍事意義大為降低。
所以如果王國瑞同意設立這兩個地區為直轄市,那真的是腦子進水了!
“你們誰給我解釋一下,臺北和泉州設立直轄市的意義在哪裡?”王國瑞不客氣的問道。(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