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3部分,永樂架空傳,忙,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迫擊炮是怎麼回事,因此覺得自己的發明很雞肋,可朱權並不知道!在朱權的眼中,這種火炮既輕便,發射速度又快,威力也大。
朱棣忍住搖頭的**,示意朱權謝恩退下。
待朱權離開後,一直安安靜靜待在一旁的朱高熾突然問道:“父皇,是否有了新式的火器後,軍隊就不必再使用弓箭了?”
聽到這個問題,朱棣凝視著朱高熾,好半天都沒有說話。
第十五章 火器應該怎樣應運(上)
事實上,朱棣好不容易才忍住拍手稱慶的衝動。
朱棣原本以為這種經典的問題應該是有著更多戰爭經驗、智商更高的朱權才會提出來,沒想到看起來憨厚的太子居然能夠想出來,可見“人不可貌相”這句話確實很有道理。能夠有這份見識,做下一任的皇帝已經足夠了。
一個叫t。n。杜普伊的傢伙曾經給出兵器的“理論殺傷力指數”。根據兵器的射程,發射速率,精度,可靠性等,分別列出了弓弩和火槍的理論殺傷力指數:
普通弓—————21
長弓——————36
十字弓—————33
16世紀火繩槍——10
17世紀滑膛槍——19
18世紀燧發槍——43
由於長弓和十字弓均可看作是歐洲的特產,為了更容易理解,不妨認為使用腰腿力,並以人類最大腰力和腿力為上限的神臂弓、撅張弩、腰引弩與長弓、十字弓的理論殺傷力指數近似。
如此,便會得出令火槍支持者沮喪的結論:在燧發槍之前,火槍的理論殺傷力指數遠遠小於弓箭。
後世有“老祖宗只是在煉丹時偶然發明了火藥。卻不將火藥應運于軍事”地觀點。但事實上。中國卻是最早使用火槍地國家。只不過。早期地火繩槍和滑膛槍地殺傷力甚至不如普通弓。因此在中國。火槍終究沒能取代弓箭。
很多人把中國火槍地落後歸於滿清統治者對於祖宗騎射傳統地迷戀。然而英國人對於長弓地迷戀同樣很重。那麼。為什麼英國人會毅然拋棄他們地傳統武器。而中國卻沒有做出這個選擇呢?
不是因為英格蘭人比滿人聰明。達爾文是生物學家。但他地“生存環境地不同導致了同一物種地進化方向不同”完全可以用來解釋東西方火器發展不同地原因。
1298年falkirk戰役中。英格蘭長弓手地敵人是500騎兵。8000長矛手和1500弓箭手。蘇格蘭長矛手除少量可能擁有鎖子甲以外。其它都只有簡陋地護甲。其防護力非常低下。長弓地戰果卓著。在長弓地打擊下。蘇格蘭長矛手損失慘重。
這次小學畢業考試。長弓手得了滿分100分。
1346年crecy戰役中。英格蘭長弓手地敵人是熱那亞十字弓手以及身披鎖子甲地法國重騎兵。長弓先是在對射中取得勝利。接著。由於法國騎兵地戰馬多數不披甲。實戰結果是許多戰馬甚至拒絕前進。於是。長弓再次成為戰役成敗地決定因素。
這次是初中畢業考試。綜合成績依然不錯,可以打98分。
1415年agincourt戰役中,長弓手的敵人仍然是法國重騎兵,但這次鎧甲發生了變化,稱雄歐洲上千年的鎖子甲開始讓位於更加堅固更加輕便(同等防禦下)的板甲。這一次沒有長弓對於法國騎士造成嚴重殺傷的紀錄,倒是有記載說前進過程中密集的箭雨迫使法國騎士們低頭前進以免被射穿眼睛觀察窗。從心理角度分析,既然現代戰爭中戰士們在衝鋒時不會因為擔心眼睛被打瞎而低下頭,那麼,如果弓箭能夠擊穿法國騎士的板甲,這些騎士有什麼理由低下頭避免眼睛觀察窗被刺?
儘管有學者認為在進入近距離以後,英國人裝備的bodkin箭頭可以擊穿法國騎士的板甲,但是根據後世的複製試驗證明,普通的三稜箭頭並不能射穿2毫米的板甲——或者李廣那種等級的頂級射手能夠用精製的弓箭射穿板甲,但這種特例對於戰爭來說又有什麼意義呢?
這次高考,在針對下馬重騎兵的考試科目中,長弓手只考了58分,但由於長弓手畢竟迫使重騎兵下馬了,大幅降低了重騎兵的戰鬥力,因此綜合成績總算超出了高考錄取線,因此勉強被大學錄取。
1513年的flodden戰役大概可以算是大學畢業考試,遺憾的是,長弓兵並沒有透過這次考試。這一次長弓兵的敵人是兩個世紀前幫助他們取得巨大聲望的蘇格蘭人。這次蘇格蘭軍隊大約有30000-40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