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1部分,永樂架空傳,忙,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棣皺著眉。起身在緩緩踱步。
楊榮見朱~一臉陰沉。忙道:“皇上龍體為重。千萬不可為此生氣而傷了龍體。那些粗鄙小民地鬼伎倆匪夷所思。真真令人可嘆。君子可欺以方。拿這些小人還真是沒辦法。”
“拿這些小人沒辦法嗎?”朱棣臉上帶著冷冷的微笑,幽幽地說道:“只怕未必。若是規定損失的船糧照價償還……”
說到這裡,朱~突然倏地站住了腳,又無奈地搖了搖頭。
如果確實是因為意外事故,船員的生命須臾歸之魚腹不說,若是僥倖獲救之後還需要賠償鉅額損失,那也太不合情理了。所以說,對於路途上損耗的船隻糧食要求船員賠付根本就行不通。如果真的實施這種暴政,結果用腳趾頭都想得想得出來:最開始一段時間,遭遇意外的船員大約首先想到的便是逃亡。之後,就會有不堪忍受的船員乾脆駕著船在海上做海盜。
可是如果不照價賠償,有了足夠地利益驅動,膽大的船主只怕受不了“謊稱漂沒,將船糧賣掉”的誘惑。
國有資產的管理還真是個難題啊!
見朱~皺眉不展,楊榮試探著建議道:“針對單獨的船隻,或有冤枉地。
好在運糧船隊並非單獨行動,而是組成船隊共同行動,因此不如規定總押官缺船五隻以上降一級,十隻以上降二級;分押官各照所押船隻如至五隻、十隻以上者一體參降。事關切身利益,總押官和分押官肯定會盯緊每一條船,制止船長船隻勾結起來將船隻拆卸變賣……”
聽到這裡,朱棣突然靈光一閃,向紀綱問道:“你說監察部是透過普通的船員查明瞭真相,他們是怎麼弄的?”
紀綱道:“監察部在市場上部下暗哨,當發現船員盜賣木材、食糧等物時便當場捉拿。被捉住現行的船員撐不住刑訊,結果便所知的其他人的類似罪行也招供了。之後監察部順藤摸瓜,抓得人越來越多……到現在還在追查。”
朱棣不解地問道:“朕頒佈了首告無罪制度,一隻船不可能只由一名船員操控,無論是盜賣糧食還是將船隻拆卸變賣都必須是集體犯罪。船員之中難道沒有出首的?”
見紀綱搖頭,朱~不禁自言自語道:“這是怎麼回事?難道船員相互之間特別友愛不成?”
沉默片刻,楊榮道:“臣或許知道原因。”
“哦,你說。”
“之前規定這種事的處罰是將贓款追還入官。按照首告無罪制度,其首告者可得一半贓款。然而事後首告者卻會遭受其他人的報復。在茫茫大海上航行,如果‘失足落水’,查都沒法查。”
朱棣咬著牙說道:“原來是朕沒有考慮周詳。看來刑法不嚴峻一點,那也難得防微杜漸。也罷,就規定凡涉及朝廷的財物,其案值超過一百貫者,除首告者之外,其餘人等一率充邊貶為罪奴。如(web使用者請登陸下載txt格式小說,手機使用者登陸wàp。)此一來,那些罪犯即便想報復也沒機會了……嗯,再加一條。如果首告者不願繼續在原來地工作,可以給他調換崗位,也可以任由他移民什麼的。”
在楊榮和紀綱按照慣例一陣歌功頌德之後,朱棣突然想到一個問題。
“咦,紀綱你說有緊急情況需要通報,這種事有什麼緊急的?”
“據微臣查知,監察部在偵破此案後,準備彈劾平江伯陳,告他翫忽職守。”
平江伯陳在靖難之役時投降明成祖,使之順利渡江。這個功勞算是比較大的。如果陳不投降,靖難之役還不知道要打到什麼時候呢——說不定最後朱棣不僅當不成皇帝,反而會被建文皇帝捉起來圈禁。因此,朱~對陳還是比較信任的。
朱棣微微點頭。“那好,紀綱你去通知陳一聲,告訴他趕緊上謝罪摺子——若等到監察部彈劾他,朕也難以包容他了。”
見朱棣沒有別的話,紀綱便施禮卻步,跟著一名宦官退了出去。
楊榮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也應該離開,不安地挪動了一下身子。正猶豫著,卻聽見朱~對他說道:“剛才你說烈屬的待遇標準會不會太低
想了一下。於朕呢,將士們在戰場上博命拼殺,朕<;士遺下的孤兒寡母穿不暖吃不飽。”
“朕給你算一筆帳。
一名小旗的職務收入為一年二十四石。若這名小旗一家五口,除該小旗外均無勞動能力,那麼這個家庭也只能勉強溫飽而已。該小旗成為烈士後,每名烈屬由一戶人家的兩成收入供養,即便沒有勞動能力,卻也至少可以保證溫飽。”
“但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