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2部分,永樂架空傳,忙,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只不過,算命先生所謂的“越南越吉”到底是指海南島?南洋?或者說是比南洋更遠的地方?周正暗自琢磨著,卻聽見身後一陣騷亂,忍不住回頭望去。
兩名錦衣衛著裝的帶刀侍衛擁著換上了官服的楊榮穿過圍觀人群,徑直走到縣衙門前。楊榮走到正中的位置站定了,大聲喝道:“金炯接旨,其餘人等一律靠後跪下!”
平民百姓們下跪倒是習慣的,但大夥們都擠成一團,一時之間你碰我腿我踩你腳地,一下子便亂成了一團。
楊榮皺皺眉,吩咐道:“林知縣,你且維持一下秩序。”
自從看到楊榮後,林海一直痴痴呆呆地望著他,聽到楊榮的命令後,這林海才如夢初醒地“哦”了一聲,然後趕緊指派衙役們維持秩序。
花了好一陣工夫,場中總算大體安靜了。林海退後幾步,一提袍角便跪了下去。
“楊榮奉詔宣旨,金炯跪聽!”
金炯嚥了口唾沫,顫聲道:“微臣恭請聖安!”
“聖躬安!”楊榮待金炯三跪九叩畢,開啟聖旨,朗聲讀道:“金炯素有怨望,著令檻車徵至京城!”
……
第十二章 皇莊
岸邊上,幾隻水牛正愜意地吃著水草。一群光屁股嬉笑打鬧,跳進淺水裡打撲騰。看著這副太平祥和的景象,朱棣的眼睛都笑得眯了起來。
眼角的餘光看見楊榮正蹙著眉,一臉怔忡的模樣。朱棣於是笑問道:“楊榮,你怎麼皺著眉?是不是和家裡愛妻分別這麼長時間,心中眷戀?”
饒是楊榮並不道學,卻也仍然被皇上的打趣臊得面紅過耳。楊榮咳嗽一聲,一本正經地解釋道:“皇上,我是在想江南百姓歷年拖欠的賦稅問題。”
對於林海的酷吏手段楊榮並不反感。相對於林海所學的法家,楊榮更推崇兵家——唯求勝利,管他用什麼手段?但楊榮畢竟是目前唯一跟在朱身邊的內閣學士,很多事容不得他不多想細想。不仔細思索倒也罷了,想得越多楊榮卻越是不安。雖說楊榮是個豪氣干雲的性格,但昨晚思慮太深,竟是一夜無眠。
“林海雷厲風行,必定可以解決大部分拖欠的賦稅。可江南雖富,但今年四月蘇、松、嘉、湖四府畢竟遭受了水患。更何況拖欠的賦稅是歷年積累而來,數額也不小。大戶或許賣掉家中餘糧便可償還拖欠賦稅,但小家小戶的家底卻薄,恐怕得賣掉田產才能償還拖欠賦稅。若是林知縣的手段過於激烈,微臣擔心激起民變啊。”
楊榮所擔心的事朱棣自然早已想到了。只不過,若是壓制林海的積極性,下面的官吏免不了會揣度皇上的心思,於是越發不盡心解決拖欠賦稅的問題。明太祖雖然嚴苛,但那只是針對官員,對於普通百姓卻很寬容。建文帝更不用說,在位期間甚至革去江南蘇松重賦,並且解除了蘇松人不得做戶部官的禁令。若是朱棣也以寬為政,那麼後世子孫自然更吧。
所以,朱頂多隻能儘量想辦法避免激起民變,卻不打算阻止立功心切的林海行苛法追繳欠稅。
怎麼儘量避免激起民變呢?
難道說下聖旨只收大戶而不收小戶拖欠的賦稅?這肯定不行!若是這樣做,與不追繳拖欠賦稅並沒有本質的區別。目前全國擁有田產超過七百畝的大戶不過十多萬,所謂積少成多,集腋成裘,朝廷真正地稅收來源其實還是小民。若是放開這道口子,所謂地追繳便根本沒有意義了。
朱想了好半天,腦中突然靈光一現。
之前朱棣便產生了建立“大明皇家銀行”地念頭。這麼長時間過去。基本準備工作已經完成地差不多了。
朱棣沉吟著說道:“楊榮。你也知道朕準備成立大明皇家銀行地事。朕看可以這樣辦:由銀行貸款給小戶。幫助他們償還歷年拖欠賦稅。如此一來。便不會造成小民小戶為了償還歷年欠稅而砸鍋賣鐵、傾家蕩產地情況。”
“民間借款年息大多在四成以上。大明皇家銀行只取兩成地年息。而且可分十年償還。因此還債地壓力也不至於壓得小民小戶喘不過氣。”
聽了這些話。楊榮地心頭頓時一輕。他思維靈活。所以對於銀行這種新生事務並不反感——或許楊榮把銀行當成錢莊了也說不定。
楊榮略微默謀了一會兒。提出了一個問題。
“若銀行為了獲得更多地好處。不需要借貸地物件。銀行利用其特殊地位而強制借貸;需要借貸地物件。卻因為太過貧窮而沒有足夠地償還能力。因此不貸。這該怎麼辦?”
楊榮的疑慮並非無因,歷史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