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來悟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28部分,盛唐風流,悟來悟去,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啟稟娘娘,微臣以為元大人所言甚是,有此三條在,就容大食暫且苟活也罷!”
“不錯,此三條大利也,可行!”
“該當如是,臣附議!”
……
一眾後黨們雖事先不曾得到過有關這三條款的提示,可一見武后頻頻點頭不已,自是都知曉元萬頃所言乃是出自武后的授意,自不敢怠慢了去,紛紛站了出來,高聲附議不已,而越王一系的官員們也不甘落後,同樣是對三大條款高唱讚歌不止。
“嗯,諸公能言及此,可見都是用了心的,本宮看是可行,就這麼定了也好,顯兒可有甚異議麼,嗯?”
太子一系的官員們顯然都沒料到這朝議居然變成了這般模樣,一時間還都沒能找到反駁元三條的妥善法子,正自焦急間,武后已是毫不遲疑地放了話。
這也叫底線?有這麼三條在,壓根兒就不必談了,直接開打也就是了!
眼瞅著武后與越王這麼一唱一合地必欲置自己於死地,李顯心中自不免有氣,臉色隱隱有些不好相看,當然了,這都是做給武后看的罷,實際上,李顯氣歸氣,卻並不是很在意這所謂的元三條,只因李顯早在大食使節團尚未到來之前便已做足了準備,倒也不怕成不了事,只不過李顯也不想平白便接了這麼個燙手的山芋,這便假作沉吟了片刻之後,方才正容道:“苟利國家,生死以之,孩兒不敢辭也,然,是戰是和卻非兒臣可以獨斷的,須得父皇下旨方能作準,此一條還請母后體諒則個。”
“這個自然,顯兒辦事,你父皇與娘向來是放心得很,此事便如此定了也好,唔,顯兒若是太過勞累了也不妥,這樣罷,此番議和自以顯兒為主,另由元萬頃為輔好了。”
將河西軍盡行派去波斯灣一事,武后原就曾試探過高宗的意思,已是得了默許的,自無懼李顯之提議,這便很是爽快地答應了李顯的要求,然則頓了一下之後,又覺得不是太放心,眼珠子微微一轉之下,將元萬頃硬生生提拔成了李顯的副手,話音一落,也不給李顯再進言的機會,站起了身來,緩步便向後殿行了去。
“散朝!”
一見武后已走,程登高自不敢多加耽擱,扯著嗓子呼了一聲,便即領著一眾宦官宮女們追在了武后的身後。
“太子殿下,老臣恭祝您馬到成功了。”
朝既散,諸臣工們自是紛紛散了去,可李貞卻是沒急著走,滿臉笑容地湊到了李顯身前,拱著手道賀了一句道。
“這可都是八叔舉薦之功,本宮不敢或忘啊。”
望著李貞那張賊兮兮的臉龐,李顯很有種給他來上一記老拳的衝動,說實話,要不是李貞在那兒推波助瀾,這議和的差使是怎麼也不會落到李顯的身上的,若不是李顯早有準備的話,此番可真就要被李貞給害慘了,當然了,心中有氣歸有氣,李顯卻是不會做出甚失態的舉措,只是笑呵呵地還了個禮,話裡有話地回答道。
“不敢,不敢,老臣還有些公務在身,就先告辭了。”
李貞之所以得了便宜還要賣上一把乖,為的便是做給後黨們看的,以表明其如今與李顯已是不兩立之勢,而今目的已然達成,自不想再多逗留,打了個哈哈之後,便領著李衝等人就此揚長而去了。
天作孽,尤可恕,自作孽,不可活!走著瞧好了!
李顯漠然地掃了眼李貞那頗顯得意的背影,也沒再多言,抖了抖寬大的衣袖,緩步便向後殿行了去……
第七百四十一章東宮盛宴(上)
“臣等叩見殿下!”
太極宮的書房中,林明度、蕭潛等數名太子一系的中堅大臣正與張柬之敘著話,突然間見到李顯從屏風後頭轉了出來,忙全都起了身,各自大禮參見不迭。
“免了,都坐罷。”
李顯昨夜一宿幾乎未睡,早朝散了之後,又去高宗處敘談了良久,待得回到東宮,人自不免稍有些疲了,只是精神卻尚算不錯,腳步沉穩地走到了文案後頭,一撩衣袍的下襬,端坐了下來,一壓手,聲線平和地吩咐了一句道。
“謝殿下。”
林明度等人此來東宮,不光代表著他們本人,更代表著身後一大批各自派系的官吏,為的自然便是今日早朝上所定下來的和議一事,這會兒自不免都有些心急,可就算再急,卻也沒誰敢在禮數上有失的,齊齊按朝規謝了恩,方才各自落了座。
“殿下,請恕微臣妄言,此議和之事實非殿下所應為者,無論成敗,皆於殿下聲名有損,臣懇請殿下稱病辭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