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來悟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6部分,盛唐風流,悟來悟去,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臉上還是極其自然地裝出了副感恩的神色,隆而重之地謝了一聲,這才將手中的奏本攤將開來,神情肅然地開口宣讀道:“父皇、母后在上,罪兒百拜,罪兒自幼受父恩母愛,及長,又屢受重用,更得東宮之承嗣,本該承歡膝下,調理鼎鼐,以為國之棟才,卻惜受小人挑唆,以致自絕天下,罪兒不敢妄求父皇、母后寬恕,但求能以一身而警天下……罪兒百拜以聞!”

“痴兒,痴兒,唉……”

聽著李顯轉述的李賢之認罪書,高宗臉色慘淡,淚水漣漣地搖頭嘆息不已,但卻並未就此作出表態,而是滿帶哀求之色地望著李顯,似乎在催促著李顯拿出個救李賢一命之法子。

呵,老爺子也真是的,就指著咱當惡人,您老盡做好人,真是好算計來著!李顯多精明的個人,又怎會看不出高宗眼神裡的意思,不過麼,他卻沒打算立馬發難,只因此時火候尚不成熟,還須得武后一黨跳出來表演上一番,故此,哪怕高宗的眼神已是幽怨得緊,李顯卻是裝作沒瞅見,宣讀完了李賢的認罪書之後,便即躬身站在了殿中,一派聽任高宗與武后發落之神色。

李顯這等規規矩矩的姿態一出,下頭的朝臣們自是亂議紛紛,可武后卻是皺起了眉頭,一時間還真不知該如何評價才是了——不管武后有多討厭李賢,可母子關係卻是實打實地存在著的,總不能李賢都已認了罪,她這個母后卻不管不顧地硬要殺罷,至少在明面上,身為母親是斷然不能輕易說出那個“殺”字的,若不然,光是天下人的口水都足以將其淹沒,而李顯若是在暗中再稍做推波助瀾一下,武后目下看似穩固的地位只怕便有可能不保,值此微妙時分,武后也只能是於保持沉默的同時,將暗示的目光投到了武承嗣這個主審官身上。

“陛下,娘娘,微臣有話要說。”

嚴格來說,武承嗣與武后之間其實有著殺父之仇,不過麼,這廝就是個沒節操的主兒,一門心思就想著升官發財,他如今就只記得一件事,那便是緊緊地抱著武后的大腿,一切按武后的意思去辦,至於父仇麼,早被其忘得不知到哪去了,這會兒一見武后給出了暗示,自是不敢怠慢了去,忙不迭地便搶了出來,高聲稟報了一句道。

“講!”

這一見武承嗣果然乖巧,武后的心自是稍安了些,在她看來,有武承嗣出面去跟李顯打擂臺,一者可化解眼前難堪之危,二來麼,還能讓李顯降降格調,當然了,最重要的是她能來個居中調停,連捎帶打地殺殺李顯的威風,可謂是一舉而多得,自無不允之理由。

“謝天后娘娘隆恩。”武承嗣畢恭畢敬地謝了一聲,藉機飛快地整理了一下思路,而後面帶沉痛之色地開口道:“陛下、娘娘明鑑,微臣以為廢太子所書之認罪狀確是剖析深刻,雖有推脫之嫌,大體卻是屬實之言,正所謂其情可憐,其罪卻是難恕,身為人子不思孝道,身為儲君,不思理政,卻行偏激之事,大違人倫,有負陛下與娘娘之厚恩,然,念其稍有悔過之心,且曾為貴人,不當以刑罰加身,似依舊例,賜三寶(所謂的三寶指的是白綾、鴆酒、匕首),既全其身,又可全法度,實兩全之道也,微臣懇請陛下、娘娘明斷。”

“陛下,娘娘,微臣以為武尚書此言甚是,國法有度,雖王子犯法,當與庶民同罪,臣懇請陛下、娘娘聖裁!”

武承嗣話音剛落,明崇儼便已從旁閃了出來,亢聲附和了一句道。

“陛下,娘娘,微臣以為賜三寶乃穩妥之道也,當是可行,請陛下、娘娘恩准。”

“陛下,娘娘,微臣附議!”

“微臣亦附議!”

……

有了明崇儼的帶頭,一眾武后黨人自是不甘落後,紛紛出列搖旗吶喊,只一瞬間似乎便已將李顯製造出來的無聲殺機化解了個乾淨。

“顯兒對此事可有甚看法麼?”

眼瞅著形勢已然扳回,武后自然不肯放過這等打擊李顯威望的大好機會,也沒急著下定論,而是一壓手,示意諸臣工安靜,而後饒有興致地看了李顯一眼,毫不客氣地將了李顯一軍。

果然來了,嘿,就等您老呢!李顯早就預料到了眼下這等局面,心中也早就有了對策,之所以不急著表明態度,等的便是武后這麼句話,要的便是圖窮匕見之際的殺機,一舉底定乾坤,不給武后一黨再有絲毫翻盤的局面,此際武后既然已出盡了招數,自然便輪到李顯做出絕地大反擊了!

“啟稟父皇、母后,兒臣昨日見過五哥之後,心中突有所感,賦詩一首,也不知其好壞,想請父皇、母后代為斧正一、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