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來悟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6部分,盛唐風流,悟來悟去,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武后遲遲沒有聲響,太子自覺已掌控了局面,此時不乘勝追擊更待何時,這便站出來請命道。
“唔,弘兒此言,此言……”
眼瞅著諸大臣都言要查,高宗不免為之意動,只是顧忌著武后,遲疑著不敢真下了決斷。
“陛下。”
就在高宗將將要同意太子的請求之際,其身後的武后終於開了口,硬生生地打斷了高宗的話頭。
“啊,皇后對此事有甚看法麼?”
一聽到武后開了口,高宗立馬將要說的話收了回去,扭頭看了看珠簾,略帶一絲慌亂地問了一句道。
“陛下,臣妾以為太子所言頗是有理,此事爭執無益,徹查即可,只是臣妾以為朝堂行事當以勿枉勿縱為要,今太子既以為大理寺糜爛,於查案中勢必有所偏避,恐於公正有差,再者,此案撲朔迷離,牽涉過巨,非老成持重之人難以當此重任,依臣妾看來,此案就由許相主理好了。”武后聲線平淡地扯了一通,末了,極力推薦許敬宗出任主審官,其用心如何自是昭然若揭了的。
“陛下,老臣願擔此任,定不負陛下及皇后娘娘之重託。”武后話音剛落,許敬宗便極為配合地站了出來,高聲請命道。
“轟……”
許敬宗這麼一站出來,朝臣們登時再次譁然一片,可卻無人敢站出來說個“不”字的——沒錯,誰都知道許敬宗是武后的忠實心腹,可論及資歷、地位,滿朝文武中還真沒人能勝得過他,便是要爭位都無從爭起,即便是太子一系的官員們盡皆不滿得緊,卻也難奈許敬宗的厚臉皮,一時間原本被太子一方所掌控的局面竟就此轉換到了武后的手心裡。
厲害,著實是厲害,翻手間太子所有的努力居然就這麼被化解於無形了,這老賊婆還真是不好對付,沒轍了,該咱上場打擂臺了!只一見到太子那鐵青無比的臉色,李顯便已知曉太子已是黔驢技窮了,再不上場的話,這場大戲也差不多就該到此落了幕,而這是李顯絕對不願看到的結局,哪怕再不情願,李顯也只能是提前出擊了!
李顯這些年來在朝中很少出面奏事,可一旦出擊,每回都是銳不可當之勢,還真從沒失過手的,他這麼一站將出來,原本正亂議著的朝臣們立馬便全都收了口,所有人等的目光全都聚焦在了李顯那並不算高大的身子上,都想看看李顯如何化解這等幾乎已是必敗的死局,氣氛一瞬間宛若凝固了一般,偌大的殿堂中一片死寂,唯有李顯那算不得重的腳步聲在輕輕地響著……
第一百三十一章兄弟齊心(下)
李顯不緊不慢地走著,走得極為的穩健,臉上的神色也沉穩得很,一派的胸有成竹之狀,實際上,內心裡卻一點都不平靜——沒錯,眼前這場官司輸不得,一旦輸了的話,太子臉面全無之下,勢必再無顏立足朝堂之上,就算武后不急著下毒手,太子也基本上沒了折騰的本錢,可就算贏了,又能如何呢?就憑著武后敢於垂簾聽政的膽略,還有甚事是她不敢幹的,此番即便能壓制其一回,也難阻其挾天子以橫行朝堂之野心,最多隻能起個延緩的作用罷了,換句話說,武后垂簾聽政的舉動一出,眼前這場朝爭的價值便已是大幅度縮水了的,可就算這樣,李顯也不能接受失敗的結果,哪怕所得有限,也總好過滿盤皆輸罷。
“顯兒可是也有要奏的麼?”
望著緩步行出佇列的李顯,高宗沒來由地便感到一陣的慌亂與心悸,竟不等李顯開口稟事,便搶先問了一句道。
“啟稟父皇,母后,兒臣以為許相乃三朝元老,由其出掌大理寺一案自無不可,然,此案牽扯過巨,案情複雜難明,所涉及之案件多達數千,旁的不論,光是逐一核實便非易事,勞心費力之至,許相年高德昭,乃朝堂中流砥柱也,倘若因此案操勞過度,則是我朝不堪重負之損失矣,兒臣竊以為此舉恐有不妥,還請父皇明察。”眼瞅著高宗在那兒慌亂不堪,李顯心頭滾過一陣的悲哀,可卻並沒有帶到臉上來,只是恭恭敬敬地躬身行了個禮,委婉地表示反對許敬宗出掌此案的提議。
“唔,顯兒所言頗是有理,許相,您看……”
高宗內心裡其實也很想好生查查大理寺究竟是怎麼回事的,只是礙於武后的面子,不敢明著反對罷了,此時見李顯給出了個尚算合理的理由,自是來了精神,這便沉吟地瞄向許敬宗,試探地問了半截子話。
“陛下,老臣素喜肉膳,每日三餐,每餐肉須半斤,飯尚能食三碗,耳聰而目不昏,古之廉頗不外如此乎?”許敬宗一張老臉木然至極,平靜無比地對著高宗一躬身,答非所問地扯了一番,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